春秋三傳指的是《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春秋公羊傳》(簡稱《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簡稱《谷梁傳》)。

春秋三傳
《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作者:左丘明)、《春秋公羊傳》(作者:公羊高)、《春秋榖梁傳》(作者:谷梁赤)三本典籍的合稱。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左傳》實質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魯?shù)抗哪?前4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公羊傳》亦稱《春秋公羊傳》、《公羊春秋》,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止年代與《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釋史十分簡略,而著重闡釋《春秋》所謂的“微言大義”,用問答的方式解經。其作者舊題是戰(zhàn)國時齊人公羊高,他受學于孔子弟子子夏,后來成為傳《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谷梁傳》又稱《谷梁春秋》、《春秋谷梁傳》。是為《春秋》作注解的儒家經典。傳說孔子的弟子子夏將這部書的內容口頭傳給谷梁赤(一名谷梁俶,字元始),谷梁赤將它寫成書記錄下來,但實際上這部書的口頭傳說雖然早已有了,但其成書時間是在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