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其中包含22.9千米的橋梁工程和6.7千米的海底隧道,隧道由東、西兩個人工島連接;橋墩224座,橋塔7座;橋梁寬度33.1米,沉管隧道長度5664米、寬度28.5米、凈高5.1米;橋面最大縱坡3%,橋面橫坡2.5%內、隧道路面橫坡1.5%內;橋面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全線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Ⅰ級,橋面總鋪裝面積70萬平方米;通航橋隧滿足近期10萬噸、遠期30萬噸油輪通行;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可抵御8級地震、16級臺風、30萬噸撞擊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港珠澳大橋(英文名稱: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于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環(huán)線高速公路南環(huán)段。港珠澳大橋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橫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止于珠海洪灣立交;橋隧全長55千米,其中主橋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工程項目總投資額1269億元。
擴展資料
120年: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交通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工程規(guī)模最龐大的橋梁,設計使用年限首次采用120年標準。
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中國科研人員攻克了大量技術難題,提出了“港珠澳耐久性模型”等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海洋工程防腐技術措施。在研究和建設過程中,一系列新材料、新技術應運而生,在多個領域填補了中國行業(yè)標準和國家標準的空白,諸多施工工藝及標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