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是個美妙的過程,讓人忍不住地興奮、想和這個新生命說話、給小寶貝唱搖籃曲。
但是,這些甜蜜的對話,胎寶寶到底聽得見嗎?
胎兒到底什么時候才能聽見爸爸媽媽的聲音呢?
這時候聽點莫扎克的音樂真能提高寶寶以后的智商嗎?

01
音樂影響胎兒發(fā)育嗎?
沒有人確切知道。一些研究表明,胎兒可以通過移動聽到聲音并對聲音做出反應。但是沒有人真正知道這些動作意味著什么,因為專家們不能像觀察已經(jīng)出生的嬰兒一樣容易地觀察未出生的嬰兒。
02
玩音樂讓寶寶變聰明了嗎?
沒有研究支持這樣的觀點,即當你的胎寶寶在子宮里時播放音樂會讓他更聰明。你可能聽說過接觸音樂會讓孩子在數(shù)學上更聰明,但是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先驅(qū)戈登·肖說這些研究側(cè)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而不是胎兒。

例如,鋼琴課可能會增強兒童的空間推理能力,但研究人員只測試了3歲和4歲的兒童。一些專家猜測,如果音樂對年齡較大的孩子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嬰兒甚至胎兒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從中受益。
其他人說新生兒可以識別父母在他們子宮里為他們演奏的音樂,甚至當他們聽到一首熟悉的歌曲時會振作起來或睡著。但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胎兒發(fā)育的發(fā)展心理學家珍妮特·迪皮特羅說這些結(jié)論純粹是軼事,并不是基于真正的研究。

03
我要不要給胎寶寶放音樂?
你最好的選擇是在一天的工作中用立體聲播放音樂。
在肚子上戴耳機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音樂離得很近,可能會過度刺激嬰兒。“人們傾向于提高聲音,因為他們認為聲音需要很大才能穿透腹部,但是羊水實際上是聲音的導體。”迪皮特羅這樣說。

04
多大聲才算太吵?
美國兒科學會(AAP)在20世紀90年代末報告說,幾項研究表明,長期暴露在大聲噪音中的未出生嬰兒更有可能早產(chǎn),出生體重較低,出生時聽力損失頻率較高。這些研究主要涉及在高噪音地區(qū)工作的母親,這當然與偶爾去聽搖滾音樂會大不相同。
盡管如此,將立體聲音量提高到65分貝,大約與商店的背景音樂一樣大,并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這可能會傷害或驚嚇到寶寶。如果你長時間聽音樂,最好把音量保持在50分貝以下。
05
常見家庭聲音的分貝水平
50 - 75分貝洗衣機
55 - 70分貝洗碗機
60 - 85分貝真空吸塵器
60 - 95分貝吹風機
65 - 80分貝鬧鐘
75 - 85分貝抽水馬桶
80分貝振鈴電話
因為關(guān)于這個主題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專家們似乎不能就音樂對胎兒來說是愉快還是麻煩達成一致,所以還是要謹慎一點。
就連胎兒刺激的支持者范德卡爾也同意這一觀點。“你不應該刻意去創(chuàng)造一個音樂天才。那種態(tài)度會導致你用力,樹立一個你的孩子可能永遠達不到的標準。”他這樣說。

播放音樂是因為你喜歡它,而不是因為你想讓你未出生的寶寶更聰明。音樂可以幫助你放松、入睡,或者在你懷孕的時候讓你振作起來。
“當女人放松時,這對胎兒有好處,這是音樂對胎兒的間接影響。你可以放一些曲子,踢踢你的腳后跟,或者跳舞,玩得開心。如果在懷孕期間聽完音樂后,你碰巧生了下一個阿黛爾或溫頓·馬薩利斯,那就更好了。”迪皮特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