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從進入學校開始,而是在寶媽的肚子開始。
為什么有些家庭能夠吃出音樂家,畫家等等,首先當然是家庭的因素,另外一個也是和胎教離不開。
在這里可以跟各位即將要當媽媽的朋友們說,胎教最佳的時間是4個月——8個月這個時間段最好。

而分配到每天的時間分別是:
1、清晨9-10點:
在房子里的某一個角落,找到最舒服的姿勢躺下,翻開一頁頁用優(yōu)美文字表達情感和思想的讀物,理解過后,輕聲誦讀給肚子里的寶寶聽。
2、午后15-17點:
午休醒來,睡意已散去,整個人都清醒了,別人的下午茶時光,自己的閱讀時光。翻開一本書在窗臺坐下,微風吹起輕如細沙的白色的簾,風兒卷起秀發(fā),這一刻,和寶寶一起細細感受書中的鳥兒、樹木、清風的一動一靜。
3、睡前19-21點:
躺在被窩里,點開柔和的黃色床頭燈,瞬間被溫馨包圍的母子,以及一頁一頁被翻開的書籍,此情此景,十分的溫暖感人,外面的風撕裂吹著,溫柔的誦讀聲卻是這個房間的主旋律。
至于講什么故事,放什么歌,這個可以根據(jù)各位寶爸寶媽的喜好,音樂只要不是什么搖滾的,DJ的就好,圖書的話很多都合適,不過小編在這里要講的可是很多寶媽和寶爸都不知道的胎教錯誤方式。
1.將耳機貼到肚皮上
如果你是在百度搜索“音樂胎教”出來的圖片大多都是這樣的,貌似是沒什么問題,但是我們并不是醫(yī)生不知道寶寶在肚子中的位置,而且我們更不是寶寶,無法用大人能夠接受音樂的分貝來衡量寶寶,如果音量過大會使寶寶正在發(fā)育中的耳蝸及聽覺神經(jīng)受到損傷。

如何處理:每天可以抽早上和晚上,或者只選晚上這個時間段給寶寶播放5-10分鐘的音樂,音樂主要以柔和音樂為主,最好是安眠類的歌曲最好。
2.給寶寶讀故事帶著情緒
講真!懷孕的時候孕媽都會是各種腰酸背痛,什么便秘,失眠啊各種情況都有,在這里小編就不一一介紹了,時間一長有些寶媽會有情緒病,要么是煩躁,要么是各種想發(fā)泄的心,切忌在給寶寶讀故事,吟詩或者哼小曲的時候爆發(fā)自己的情緒,因為寶寶在寶媽的肚子里,是知道寶媽的情緒變化的,這會引起寶寶的恐慌。

如何處理:
有情緒的時候就不要胎教,既然要給寶寶說故事,聊天就要平復自己的情緒再胎教。
3.拍打胎教
到了晚期妊娠期時,寶媽們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寶寶偶爾會踢自己的肚子一下,這時候有很多寶媽都會用手拍一下自己的肚子,以為這是寶寶想跟媽媽玩,媽媽必須做出回應,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寶寶踢媽媽,僅僅是想伸個懶腰,或者是想換個睡姿,如果寶媽貿(mào)然拍打肚皮會驚嚇到寶寶。

如何處理:
其實不需要拍打,可以用手摸摸,或者在胎教的時候多喝寶寶說話,讓寶寶不要亂動也可以的,
4.隨意用手電筒照肚皮
我們見過一些胎教方法,提出用手電筒照射準媽媽的肚皮,說寶寶會隨著光照的方向做出反應,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合適的。胎寶寶生活在黑暗的子宮內(nèi),他的視覺神經(jīng)在慢慢發(fā)育,如果在不合時宜的時候用手電去照他,對他來說是一種不良的刺激。

如何處理:
最有效的光照方法是出去公園讓寶寶曬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