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自從當了媽,出門都好像不那么自由了。
娃娃成了你走哪帶哪得包裹,好不容易有機會一個人出門,娃看到了,也是哭鬧得厲害,不要你走。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娃娃害怕媽媽離開了,就是不見了,媽媽的突然離開讓他沒有安全感,所以一旦面臨分開,他會大哭大鬧。
媽媽該怎么辦?
是悄悄的離開嗎?
或是欺騙孩子說待會帶他一起走嗎?
都不建議!
媽媽離開時,千萬不要欺騙孩子或者偷偷溜走,這樣會讓孩子更沒安全感。
每次分別,一定要誠實告訴孩子,自己去哪兒、做什么、什么時候回來。
而且每次都按約定的時間回來出現(xiàn)就可以了。
久而久之,孩子會明白,”哦,媽媽不是不見了,只是暫且離開了,待會就會回來了。”
為避免媽媽的突然離開,讓寶寶不適應,家長其實可以提前做好相關鋪墊:
1、短暫離開讓寶寶習慣
產(chǎn)假后期,就要開始制造一些短暫的分離機會。時間上可以從短到長,讓寶寶逐漸適應。
如媽媽獨自出門拿快遞、到出門買個菜、到經(jīng)常出門逛街,讓寶寶知道媽媽出門很正常,很快就會回來。
2、選好合適的看護人
平常媽媽要選定自己信賴的“接班人”,一起看護寶寶。
讓寶寶熟悉和習慣多人看護,減輕對媽媽一個人的依賴感。
3、培養(yǎng)寶寶獨立性格
日常生活中,不要過度保護寶寶。試著讓他自己面對困境、解決問題,在他主動尋求幫助時施以援手。
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性格,不僅對解決分離焦慮至關重要,也會讓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沒有那么多抵觸情緒。
4、提高陪伴質(zhì)量
家長在家的時候,一定要抓好機會好好跟寶寶相處。
可以做一些只屬于你們之間的親密行為,比如固定由媽媽來給寶寶洗澡,講故事,哄睡等等。
讓你們短暫的相處變得更加充實,高質(zhì)量陪伴也值得寶寶用一整個白天來期待。
寫在最后
分離焦慮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能解決的,所以家長們還是要耐心,給孩子時間慢慢去成長。
同時也給自己時間,去接受和適應跟孩子分離,畢竟孩子不可能永遠都留在父母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