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體溫(腋溫)超過37.3℃就是發(fā)熱。體溫37.3~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發(fā)熱;39.1~41℃為高熱;>41℃為超高熱。
一般來說,兒童體溫>38.5℃時,往往采用布洛芬(美林)或?qū)σ阴0被?泰諾林)來進(jìn)行藥物降溫。除了遵醫(yī)囑進(jìn)行藥物降溫之外,家長們在家也可以先對寶寶們進(jìn)行物理降溫。如何選擇最合適的物理降溫方法則顯得十分重要。

1、最舒適——給寶寶貼退熱貼
媽媽可以在藥店和嬰兒用品店購買專門的退熱貼,操作方式就是按照使用說明貼在寶寶的額頭上。你也可以同時在大腿根、頸部各貼一個,增加散熱。這種退熱方式比較溫和,寶寶一般不會抗拒,適合體溫略高的寶寶來使用。
2、最有效——給寶寶洗個溫水澡
洗澡的降溫效果比較迅速,媽媽操作起來也駕輕就熟,多數(shù)寶寶也會喜歡。先將洗澡盆上備好溫水,水的溫度控制在38~40℃為宜,和寶寶體溫差不多或稍高一點就行。水太涼或太熱,寶寶都會覺得不舒服。操作方法跟平時的洗澡差不多,也可以給寶寶洗頭。如果寶寶狀態(tài)不佳,就讓他單獨在水里泡一會兒,讓身上淋一些水也是可以的。這種物理降溫法是讓寶寶大面積接觸水,靠水分蒸發(fā)來幫助寶寶降溫。
3、睡覺時最適用 溫水毛巾給寶寶擦洗
媽媽先準(zhǔn)備一盆溫水,水溫和體溫差不多就行,先將小毛巾浸在水中濕透,撈起后稍稍擰干,不滴水就可以了,然后重點在寶寶的頸部、腋下、大腿根部來擦洗,降溫效果比較明顯。這種方式也是靠水分蒸發(fā)來幫助寶寶散熱,達(dá)到降溫的目的。比較適合給睡覺中的寶寶來退熱。
擦洗頸部:先將寶寶的衣服稍稍解開,露出頸部的皮膚,用溫水毛巾輕輕濕敷寶寶的頸部,同時將寶寶耳后的位置、耳廓也擦一遍,這些部位循環(huán)較快,能幫助散熱。
擦洗腋下:將寶寶的胳膊抬起,露出腋下的皮膚,重新蘸一遍溫水,擰干后輕輕敷在腋下,片刻后將毛巾拿開。腋下皮膚敏感,最好是輕敷而不是用力來回擦,而且注意別把衣服弄濕。
擦洗大腿根:讓寶寶露出大腿根部的皮膚,用溫水毛巾輕輕蘸,如果寶寶不拒絕,可以加大濕敷的面積。敷完后,別著急穿衣服,稍微晾一下,讓水分充分蒸發(fā)散熱,有助于幫助寶寶盡快退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