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時,都要接種疫苗,這對一個新生寶寶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接種疫苗能夠為寶寶的身體建立起“保護傘”。每天都有不少家長向我們咨詢寶寶怎么打預防針,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寶寶一出生就要接種的兩種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

乙肝疫苗是用于預防乙肝的特殊藥物。疫苗接種后,可刺激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保護性抗體,這種抗體存在于人的體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現(xiàn),抗體會立即作用,將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會傷害肝臟,從而使人體具有了預防乙肝的免疫力,從而達到預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性質(zhì):免費
√接種地點:新生兒出生的醫(yī)療機構
√可預防的傳染病:乙型病毒性肝炎
√接種部位和途徑:上臂外側三角肌或大腿前外側中部,肌肉注射
√接種步驟:全程需要接種三針,按照0、1、6個月程序,即接種第一針疫苗后間隔1個月及6個月注射第二針及第三針。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要求在出生24小時之內(nèi)完成。
注意事項
1. 危重癥新生兒,如極低出生體重兒、嚴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應在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盡早接種第1劑乙肝疫苗。
2. 乙肝媽媽所生的新生兒,應按醫(yī)囑盡早注射100國際單位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時也需接種第1劑乙肝疫苗。
3. 若出生24小時內(nèi)未及時接種,應盡早接種;第1劑與第2劑間隔應≥28天,第2劑與第3劑間隔應≥60天。
4. 如果寶寶出生后有發(fā)熱或者急慢性嚴重疾病不能接種乙肝疫苗!

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接種后使兒童產(chǎn)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
√性質(zhì):免費
√接種地點:新生兒出生的醫(yī)療機構
√可預防的傳染病:結核病
√接種部位和途徑:上臂外側三角肌中部略下處,皮內(nèi)注射
√接種禁忌癥:
發(fā)熱或類似感冒癥狀、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者,患有癲癇、和其他進行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者、全身或局部有皮膚病、病理性黃疸、分娩創(chuàng)傷并有顯著臨床癥狀等。出生體重在2500g以下、早產(chǎn)兒或未成熟兒、先天畸形及其他先天性疾病、有器質(zhì)性病變的新生兒應暫緩接種。
注意事項
1.卡介苗接種后2—3周左右,接種部位會出現(xiàn)紅腫浸潤、小硬節(jié),中間逐漸軟化,形成白色小膿泡,并有少量膿性分泌物溢出,一般8—12周后結痂。要保護注射部位干凈,避免著水,不要碰破痂皮,讓其自然脫落,形成疤痕。如遇局部淋巴結腫大軟化形成膿皰,應及時診治。
2. 如果接種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就要延緩注射卡介苗,否則會降低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