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說《一天中的百萬年》不是一本正經(jīng)的書,會不會有人驚訝。
這樣說是因為,這本書的作者格雷格·詹納就是一個存心想變得不正經(jīng)的家伙。

據(jù)說,詹納去面試《糟糕歷史》史學編劇這個崗位時,把面試自己的人想象成“電視業(yè)腦滿腸肥的傻×”。他故意把自己的自來卷頭發(fā)燙直,然后染成藍色,參加面試,他穿了件重金屬風格的T恤。
結果,接待他的人是電視臺的金牌制作人,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種家伙,這就讓他尷尬了。當時的場景很好玩,想象一下:一個打扮的像藍精靈一樣的家伙,期期艾艾地向主考官保證,自己并不像外表這樣不靠譜,完全可以勝任這份工作。
我們的世界有時候“太正經(jīng)”了,讀歷史書看到的是各種宏大敘事,因為過于嚴肅,大家心里憋了好多問題,都不敢隨意提出來,怕給別人嗤笑。詹納最怕的是人不笑,所以,他的職業(yè)生涯中,除了做編輯和編劇,還在刻意尋找各種有趣的話題,比如:渾身盔甲的中世紀騎士怎么上廁所、誰發(fā)明了汽水……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他這些問題太無厘頭,跟著這些文章,怎么能找到歷史的真相。但有趣的是,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有些問題無聊,可能是因為我們對歷史有誤解,世界的真相雖然繁復但很有趣,只是我們自己“太正經(jīng)”,不會去探尋。《一天里的百萬年》,就是一本帶我們探尋歷史真相的有趣的書,最大的優(yōu)點之一就是不會假裝正經(jīng)。
本期書單,我們按照詹納的路數(shù),為大家推薦另外5本用有趣的方式探尋世界真相的書,同樣有趣、好讀,充滿各種我們內(nèi)心渴望知道的故事,讀完它們,大家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就是一個一層層搭建起來的積木玩具,精巧、悅目,值得我們溫柔對待、小心呵護。
——001——
《萬物簡史》

作者:比爾·布萊森【美】
我們真的是清醒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嗎?如果是,我們對世界到底了解多少。
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們可能誤以為自己是清醒的,但這本書告訴我們,身邊的世界藏著很多顯而易見的秘密,我們卻沒有發(fā)現(xiàn)。需要有人揣著對世界濃濃的好奇,為我們一一揭秘。
揭秘者是這本書的作者比爾·布萊森,他是一位旅游文學作家,他的人生似乎一直在游歷中,因此練就了一個特別的本領——能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在游歷中,作者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的各種奇怪和不可思議,好奇并追問,一下就追問到宇宙的起源上去了。所以,翻開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第一章竟然是從“如何營造一個宇宙”開始的。
比爾·布萊森膽子不小,他好奇于世界的奇幻詭譎,竟然直接要給這個宇宙復盤,從宇宙的原點開始,重新推演這個世界的演變之謎。
沿著布萊森的思路,這本書呈現(xiàn)的是一次人類認知世界的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史。它是本科普書,但很少有科普書會寫得這么詼諧有趣,作者不是科班出身的科學家,他的科普之路帶著強烈的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思考。跟隨他一起了解科學世界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很多對人生的思考,比如,一位父親讀完這本書之后說:“讀過這本書后,對死亡不再恐懼……”這恐怕是對這本書最好的褒獎了。
——002——
《 種子的勝利》

作者:索爾·漢森【美】
如果有人說,這個世界是從土里種出來的,一定不會有太多人反對,就像這本書的標題說的,谷物、堅果、果仁、豆類和核籽征服了植物王國,塑造了人類歷史。
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充滿植物種子的世界里,面粉、咖啡、香料……我們生活中有多少不可或缺的東西都是一粒粒種子從地底下自然生發(fā)出來的。
長久以來,提到種子我們會想到育種這個詞,好像各類植物的種子完全歸我們支配,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來決定植物的命運。認真讀過這本書,你才會意識到,不是我們在馴化種子,而是種子利用自己生存的本能在誘導和馴化我們。
有人在讀完這本書之后驚呼:我從來沒想過,種子這么柔弱的東西竟然如此危險。你想不想知道,這樣一部講種子的科普故事書里到底還潛藏著多少歷史的秘聞。
特別羨慕美國有這么多好奇心碩大無比的作家,他們能找到一個又一個好玩的角度,寫成這種迷人的書,從一粒種子入手讓我們重新理解我們生存的世界,重新思考自己的渺小與卑微,而不是時時揣著無知的傲慢和優(yōu)越。這樣的書,是世界給我們的回饋,是好奇心給我們的福利。
——003——
《上帝之飲:六個瓶子里的歷史》

作者:湯姆·斯丹迪奇【美】
這六個瓶子里裝著的分別是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可樂,這些東西湊在一起時,我們馬上就能想象一次盛大的聚會。它們可能只是一些簡單的飲品,不會掀起什么波瀾,但它們卻會神奇地潛入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引起哲思和藝術的靈感。
啤酒的歷史遠比我們想象的更長久,公元前5000年它就已經(jīng)開始影響我們的神志,把我們從喜悅帶向狂喜,把低落的人變得躁動不安。如果不是這本書,絕大多數(shù)人不會知道,它曾經(jīng)是財富的象征,還被當作過工資發(fā)給人們。
但是,葡萄酒卻生生把啤酒從“飲品之王”的寶座上拉了下來,它又是怎么成為文明社會的寵兒。
茶,我們最知道了,它是中國人的驕傲,引起過北美洲的革命。它身上背負著的歷史和人們生命的悲歡,多到我們無法想象。
現(xiàn)在,不管我們怎么反對,可樂這種甜膩的蘇打水已經(jīng)攻陷了全世界的家庭,成為孩子們最鐘愛的飲料,甚至一度是美國精神的象征之一。
這些飲料中,誰是最理性的,誰的性子最烈,誰最能讓人陷入癡迷和癲狂,誰每次都能出現(xiàn)在歷史轉折的桌面上。讓我們感謝作者湯姆·斯丹迪奇,他從紛亂的歷史資料中找出了與這些飲品有關的史料,讓我們在口渴的時候不只是想到飲料,還有無處不在的人類的歷史。
——004——
《煤的故事:黑石頭的愛與恨》

作者:巴巴拉·弗里茲【美】
人類的歷史和神話離不開各種石頭:石頭里誕生了兩部中國人的經(jīng)典名著;玉石讓我們想到無價之寶,想到謙謙君子;人類從動物向人的躍進,中間隔著兩個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對著石頭發(fā)愣,怎樣才能從石頭中找到更多的食物和智慧。
巴巴拉·弗里茲這本寫黑色石頭的書,給我們講的是另一種石頭改變歷史的故事。
太陽為世界提供光明和熱量,為萬民膜拜,這兩樣東西黑色、丑陋的煤也一樣提供,但提到它人們更多想到的確實黑暗、死亡、污染和疾病。
這個世界就是這么不公平,煤為世界提供了充足的能源,讓我們的世界加速前進,但它也像極了一個黑色的魔鬼,散播毒氣,帶來死亡。
從來沒有一種石頭能像煤一樣改變?nèi)祟惖臍v史,也引起前所未有的爭議。本書的作者把目光聚焦在這種黑色石頭上,揭示它的歷史功績和對地球巨大的損害。
作者巴巴拉有幾個特別之處:1.非常會講故事,從一塊黑色的石頭開始,作者把人類急速發(fā)展的歷史清晰地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驚訝,也讓我們佩服自己;2.她不是一位專業(yè)作家,而是致力環(huán)保執(zhí)法的檢察官。她寫這本書不只是為了科普,而是希望更多人了解這種丑陋的石頭,它們有過功勞,但因為它的特性,作者希望這種石頭最終能退出人類歷史的進程。
——005——
《我們?nèi)绾巫叩浇裉欤焊淖兪澜绲?種元素》

作者:約翰·布朗【英】
一本優(yōu)秀的科普著作,一定要包含這樣幾個要素:一個繞不過去的主題或者問題、一個又一個迷人的故事、故事背后的歷史、歷史中不能缺失的人文思考。約翰·布朗這本《我們?nèi)绾巫叩浇裉欤焊淖兪澜绲?種元素》,完美具備了所有要素。
通過上面的四本書,我們能得出一個答案,這個世界是層層堆疊累積而成的,今天我們能享受到的任何一件東西,都有坎坷的發(fā)展歷史,我們享受的是全人類歷史的成果,必須心懷感激,必須仰望先祖。
但這些堆疊而成的歷史遺跡下面,確實有些基礎的東西,支撐著整個人類的文明堅定前行,約翰·布朗認為,這7種元素一定屬于文明的基礎:鐵、碳、金、銀、鈾、鈦、硅。
鐵最有力量,代表人性中攻擊的本能;碳釋放熱量和光明,而這種元素又是我們生命的基本構成元素;
金完全是貪婪的代稱,人類的欲望是黃顏色的,金燦燦的樣子照耀了整個人類的歷史;銀曾經(jīng)是國家最依賴的貨幣,白銀流通的時代,人類創(chuàng)造了輝煌,也知道了災難;
鈾是我們最不想提起的元素,因為它,整個人類現(xiàn)在還生活在恐懼之中,有人許諾終有一天它會一次性解決人類的能源危機,把我們帶向新生活,于是我們又在恐懼中渴望未來;鈦不容易被腐蝕,帶給我們一個更加穩(wěn)定的世界,而二氧化鈦這樣的增白劑,又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安全、干凈;
硅則是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的基礎,我們一直以為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們可以獲得自由,但這種自由實實在在建立在這種元素的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