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錦衣夜行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衣:穿。指的是夜里穿著華麗的衣服走路,比喻享有榮華富貴而沒有在人前顯示。
近義詞:衣繡夜行
反義詞:榮歸故里、衣錦還鄉(xiāng)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傳》:“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
譯文:
《史記·項羽本紀傳》:“富貴后不回故鄉(xiāng),就象身穿錦繡在夜間行走,沒有人能看見。”
錦衣夜行的故事
史記記載,楚霸王項羽攻占咸陽后,有人勸他定都關中,關中地區(qū)較為富饒,有朝一日必定霸業(yè)有成。但項羽思念家鄉(xiāng),急于東歸。反倒說:“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后人便延伸出了‘錦衣夜行’,慢慢也有了衣錦當還鄉(xiāng)的說法。
劉邦的四面楚歌更動搖了項羽的軍心。將士痛哭。想當初,項羽為了攻秦而痛失了先破咸陽者為王的良機;再因為不忍心,錯失在鴻門宴上殺劉邦的機會;后因火燒阿房宮后想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當時,有智者建議他在秦地建都稱王。而項羽面對秦宮破殘,又思欲東歸,還說: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此話一針見血的道出了項羽衣錦還鄉(xiāng),榮祖耀宗的觀念。俗話說得好:好男兒志在四方。項羽雖然具備中國古人的傳統(tǒng)思想,但他又胸懷稱帝的大志,在他8年的浴血奮戰(zhàn)中,始終是個孤獨的悲劇英雄。項羽一方面想當?shù)弁酰环矫嬉蚕氘斎巳肆w慕的大英雄。并一心想在江東父老鄉(xiāng)親的面前揚名顯威。這些都成了他難成帝業(yè)的攔路虎。
所以在和劉邦最后一次的戰(zhàn)爭中,項羽一路跑到烏江,遇到烏江亭長,當亭長勸說項羽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此時的項羽確是無顏再見江東父老,最終選擇在烏江邊拔劍自刎。
舉例
封建時代的讀書人一旦理想實現(xiàn)做了官,他們就四處炫耀,決不會錦衣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