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奧爾夫音樂教案《王老先生有塊地》適用于小班奧爾夫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聽辨和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叫聲,體驗“伊呀伊呀喲”的節(jié)奏×× ×××-,熱身音樂律動讓小朋友愉快高興的進入音樂氛圍。

一.音樂活動名稱:《王老先生有塊地》
二.音樂教學目標:
1.熱身音樂律動讓小朋友愉快高興的進入音樂氛圍
2.聽辨和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叫聲
3.體驗“伊呀伊呀喲”的節(jié)奏×× ×××-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5.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三.音樂教學重點:
1.體驗“伊呀伊呀喲”的節(jié)奏×× ×××-
四.音樂教具準備:
1.CD:《蛙蛙快樂頌》、《王老先生有塊地》、《再見歌》
2.樂器:圓舞板
3.小雞、小鴨、小羊、小豬動物圖片
五.音樂教學內(nèi)容:
A.音樂熱身律動:《蛙蛙快樂頌》(5分)
1.主班老師請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貼好的標記)
2.配班老師放音樂,主班老師帶領小朋友隨音樂一起做音樂律動
3.做完音樂律動后,主班老師請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樂提示:剛開始,小朋友只要跟著音樂動起來就可以
B.音樂聆聽游戲(10分)
1.唱名字
老師依次用強弱不同的聲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請小朋友用動作或聲音作出回應
例如:(老師)×× ××│×× ×(幼兒)做動作:站起來、舉手;
貝貝 貝貝 在哪里? 或者說“哎”“到”“這兒”等話回應
2.音樂問候
老師和小朋友拍手互相進行音樂問候
例如:(老師)唱:1 23 4︱5-︱5 43 2︱1-‖
小朋友們 好 小朋友們 好
(小朋友)唱:1 23 4︱5-︱5 43 2︱1-‖
老 師 好 老 師 好
3.小動物的叫聲
①老師分別模仿小雞、小鴨、小羊、小豬的叫聲,請小朋友說出它們的名字
②小朋友模仿它們的叫聲,并作出一些小動物的動作(嘰嘰、嘎嘎、咩咩、哼哼)
C.音樂語言游戲(10分)
1.講故事導入
①師:小朋友知道小雞、小鴨、小羊、小豬住在什么地方嗎?老師請你們仔細聽一段好聽的故事,你們就知道可愛的小雞、小鴨、小羊住在那里了。王老先生有一塊地,他在田邊養(yǎng)小雞、養(yǎng)小鴨、養(yǎng)小羊、養(yǎng)小豬,非常的開心!王老先生看著可愛的小雞、小鴨、小羊、小豬都會高興的唱起歌,他是這樣唱的(配班老師放音樂)
②師:王老先生一高興就會唱動聽的歌,小動物們高興起來是怎么唱歌的呢?大家趕快聽一聽
2.歌唱問答游戲(主班老師和配班老師先示范)
例如老師問:
小雞小雞怎么唱?配班答:嘰嘰嘰嘰嘰(×× ×××-)
小鴨小鴨怎么唱?配班答:嘎嘎嘎嘎嘎(×× ×××-)
小羊小羊怎么唱?配班答:咩咩咩咩咩(×× ×××-)
小豬小豬怎么唱?配班答:哼哼哼哼哼(×× ×××-)
3.老師問,小朋友答
D.音樂節(jié)奏快車(20分)
1.老師分別用聲勢給小動物的歌聲伴奏,小朋友模仿(拍手、拍腿、跺腳、拍屁股、拍肚皮等形式拍出×× ×××-的節(jié)奏)
2.老師介紹樂器圓舞板,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項
3.老師用樂器圓舞板給小動物的歌聲伴奏,小朋友模仿(×× ×××-的節(jié)奏)
4.老師和小朋友用圓舞板為歌唱問答游戲伴奏(老師問,小朋友答)
5.互換角色用圓舞板為歌唱問答游戲伴奏(小朋友問,老師答)
E.音樂小舞曲(10分)
1.播放音樂,老師帶領小朋友在小動物叫聲出現(xiàn)的時候做小動物的律動(其他音樂老師和小朋友原地叉腰左右扭屁股)
2.老師請小朋友拉手圍圈,跟著音樂拉手轉起來,當聽到小動物叫聲出現(xiàn)時原地停住,在原地左右扭屁股
F.愛的叮嚀(4分):
老師表揚每位小朋友的表現(xiàn),并親手為小朋友貼上代表榮譽的彩色貼紙
H.再見歌(1分):
1.音樂中老師和大家一起唱再見歌
2..送園環(huán)節(jié):兩位老師面帶微笑向每位家長和小朋友說再見
六.愛嬰提示:
1.音樂聆聽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可以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便于幼兒認知
2.歌唱問答游戲時,老師要注意唱時節(jié)奏要放慢;根據(jù)小朋友情況可以互換角色
附歌詞
王老先生有塊地呀!伊呀伊呀喲;
他在田邊養(yǎng)小雞呀,伊呀伊呀喲;
嘎的嘰嘰嘎的嘰嘰,伊呀伊呀喲。
王老先生有塊地呀!伊呀伊呀喲;
他在田邊養(yǎng)小鴨呀,伊呀伊呀喲;
嘎的嘎嘎嘎的嘎嘎,伊呀伊呀喲;
王老先生有塊地呀!伊呀伊呀喲;
他在田邊養(yǎng)小羊呀,伊呀伊呀喲;
嘎的咩咩嘎的咩咩,伊呀伊呀喲;
他在田邊養(yǎng)小豬呀,伊呀伊呀喲;
嘎的哼哼嘎的哼哼,伊呀伊呀喲。
小百科:“的、地、得”的正確讀音與使用需從掌握詞性詞義、和詞間關系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