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坐針氈的意思
像坐在插著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近義詞:膽顫心驚、面無人色 、驚慌失措、手足無措、張皇失措、心慌意亂、膽戰(zhàn)心驚、芒刺在背、坐臥不安
反義詞:鎮(zhèn)定自若、滿不在乎 、從容不迫、處之泰然、不動聲色、視若等閑、不慌不忙
出處
《晉書·杜錫傳》:“屢諫愍(mǐn)懷太子,言辭懇切,太子患之。后置針著錫常所坐處氈中,刺之流血。”
譯文:
《晉書·杜錫傳》:“屢次諫言給太子,太子不僅不聽勸告,反而對杜錫心懷怨恨,便故意在杜錫坐的氈墊中放了一些針。杜錫沒有發(fā)覺,屁股被扎得鮮血直流。”
2、如坐針氈的故事
西晉時候有個叫杜錫(xī)的人,父親是西晉名將杜預。杜錫從小飽讀經(jīng)書,熟讀兵法,學識淵博,年少成名,但是他性格非常耿直,有什么話都是直說,不會拐彎抹角,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與他成為朋友,也得罪了許多人。
由于杜錫為人正直,經(jīng)人推薦,杜錫做了愍(mǐn)懷太子的中舍人(太子的官屬,陪伴在太子身邊,以其人高尚的修養(yǎng)品行影響太子的一種官員,官品不高,一般為七品。
愍懷太子是晉惠帝司馬衷和妃子謝玖所生。愍懷太子自幼聰慧,大有司馬懿之風。從小就被立為太子。但是愍懷太子長大后,不修德業(yè),性剛且奢侈殘暴,于宮中擺大魚大肉酒宴,搞得宮中雞犬不寧,但是沒人敢站出來指責太子。
杜錫做了愍(mǐn)懷太子的中舍人后,針對太子的所作所為非常看不慣,于是多次規(guī)勸晉惠帝的兒子愍(mǐn)懷太子。愍懷太子不僅不聽勸告,反而對杜錫心懷怨恨,認為杜錫處處針對自己,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于是想方設(shè)法想教訓下杜錫。
一天,愍懷太子故意在杜錫坐的氈墊中放了一些針。然后請杜錫來,杜錫沒有發(fā)覺氈墊中放了一些針,一屁股坐下去。可想而知,杜錫屁股被扎得鮮血直流,杜錫只好告辭。
到了第二天,太子故意問杜錫:“你昨天出了什么事?”杜錫難以開口,只好說:“昨天喝醉了,不知道干了些什么。”
太子說:“你喜歡責備別人,為什么自己也做錯了事呢?
3、如坐針氈舉例
這種應酬場合,我真是如坐針氈,一刻都待不住。
每逢面試,他便緊張得手心冒汗,如坐針氈。
在我們談話的時候,他因有所期待而如坐針氈。
小明做錯了事怕爸爸媽媽回來罵,他如坐針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