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是有那么一點來不及。”來不及開始,來不及結束。當我們主觀地看待這個世界時,差一點就忘了對這個世界的想象。
以下這10本書里有不同國家、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人們對生活的所感所悟,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或許你也會得到自己的答案。
1、《我在雨中等你》
加思·斯坦

這本書用一只狗的視角看待了整個世界,描述了它與主人為之相伴的一生。
書中的人們遭遇了離別,遭遇了挫折,遭遇了痛苦,悲傷讓他們封閉自我,卻忘了他們身邊一直都有默默的陪伴,讀完讓人熱淚盈眶。
2、《刀鋒》
毛姆

書中重點描寫了一個人物,一個被理想主義所驅使的人物,他生活在熱鬧的都市中卻無時無刻不在追問生命的意義。
他在書本中尋求答案,他在旅途中尋求答案,越來越覺得物質無法彌補自己的內心的空虛。這本書真實反映了上個世紀20年代,人們的精神危機和文化沒落。
我們或許也不得不追問自己,為什么我們物質越豐富,心靈卻倍感寂寞呢?書中給出的答案或許并不適合我們,但這樣的追問必須時刻存在。
3、《步履不停》
是枝裕和

“在這段不斷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說我還得到過什么,應該就是:人生總是有那么一點來不及——這么一種近似于認命的教訓吧。”
人生總有一點來不及,來不及開始,來不及告別,來不及說聲抱歉。父母年華老去,不知道怎么面對自己的兒女;我們面對年華老去的父母,竟也不知所措。
這本書或許能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該如何與父母建立心靈上的聯(lián)系。
4、《無聲告白》
伍綺詩

這是一本美籍華人所創(chuàng)作的書,卻讓我們無比地熟悉。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是否把期待都放在了別人身上?我們是否因為父母和長輩的期待,而磨滅了自己的個性?
小說以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開始,然后抽絲剝繭般讓故事里的人物進行反思。
如果說我們能在他們的反思中看到什么,那就是那種熱烈的愛和期盼,如果不加節(jié)制地給予別人,那么它就會變成讓人難以呼吸的重壓。
5、《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深受歐美文學的影響,因而讀來輕松,氣調輕盈,但這不代表他所探討的主題就是輕盈的。
村上春樹始終在探討個人應該如何在社會中生存,又如何在人群中保持自我。
這本書用了雙線敘事的寫作手法,環(huán)環(huán)相扣,當你讀完之后,一定會跟主人公作出相同的選擇。
6、《局外人》
阿爾貝·加繆

你是否在某個時刻,覺得自己如同一個局外人?人們熱熱鬧鬧,你卻無法融入其中。
加繆稱自己一生都是一個局外人,哪怕身在故鄉(xiāng),也只覺得格格不入。我個人一直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某個時刻成為一個局外人,對別人所關心的漠不關心。
我想這本書的重點不在于我們作為局外人如何自處,而在于整個社會應該如何看待這樣的局外人。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或許都是奢望。
7、《殺死一只知更鳥》
哈珀·李

偉大的小說,故事情節(jié)動人,讀到結尾時讓人有流淚的沖動。
這本書適合每個人讀,適合大人讀,因為它可以讓我們時刻自省;適合孩子讀,因為它能夠讓孩子看到世界的本真和美好。
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如何在偏見中,如何在世俗中,依然堅定地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何為對的事?堅守住自己的善良,勇敢,和堅強。
8、《了不起的蓋茨比》
菲茨杰拉德

故事從“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出發(fā),描述了一個叫做蓋茨比的男人的偉大而又短暫的一生。
通過這樣的寫法,我們可以看到蓋茨比在主人公眼里與其他人的不同,他一生都在追逐一個了不起的夢想,直到某一天那個夢想即將實現,卻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他自身已經超越了那個夢想。
本書描寫了一個愛情故事,可又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它還描寫了夢想的破滅,那個我們以為只要努力就可以獲得一切的夢想的破滅。
9、《心是孤獨的獵手》
卡森·麥卡勒斯

一個啞巴,偶然來到一個鎮(zhèn)上。鎮(zhèn)上住著四個各懷心事的人,他們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獨。
有一天他們相遇,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心事說給了啞巴聽,因為啞巴看起來是那么的善解人意,他們以為自己遇到了理解。殊不知啞巴聽到那些故事的時候,只覺得困惑,他自己也有深深的孤獨,而能夠理解他孤獨的人,是另一個啞巴。
心是孤獨的獵手,我們每個人都在訴說,或是我們每個人都在自以為是的訴說。
最終依然避免不了孤獨。
10、《時間的答案》
盧思浩

這是一個關于選擇和成長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于失去和接受的故事。成長是學著接受,一個人向前進的同時也是失去的過程。
分道揚鑣帶來的孤獨,世事無常帶來的挫折,生老病死帶來的無力感,都是我們漫長又短暫的人生里必須經歷的一部分。
但你會知曉自己的力量,即便是在人生的海里遭遇一場大雨,你渾身濕透,也依然擁有前行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是往事的幸存者,最終學會的,都是如何與自己相處。
如果你對自己有所懷疑,如果你總覺得自己格格不入,這本小說應該能幫助到你。
把閱讀看成一種習慣, 變成一種喜歡。
祝我們都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不再苛求一種結果,而是尋求到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