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朋滿座的意思
意思是高貴的朋友坐滿了席位。形容賓客很多。
近義詞:賓客盈門、賓客如云、賓朋滿座
反義詞:門庭冷落、門可羅雀、門可張羅
出處
唐·王勃《滕王閣序》:“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譯文:
唐·王勃《滕王閣序》:“正逢十旬休假的日子,杰出的朋友云集,高貴的賓客,也都不遠千里來此聚會。”
2、高朋滿座的故事
初唐時期,有個詩人叫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縣(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學(xué)家,儒客大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杰”。
王勃小時候非常聰慧,六歲時便能作詩,且詩文構(gòu)思巧妙,詞情英邁,被贊為“神童”。九歲時,王勃讀秘書監(jiān)顏師古的《漢書注》后,撰寫了《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著作錯誤之處。十六歲時,就應(yīng)試及第,授職朝散郎。
有一天,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江西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輿新修滕王閣成,重陽節(jié)時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
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學(xué)士的才學(xué)。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
王勃以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zhuǎn)入帳后,叫人去看王勃寫些什么。聽說王勃開首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譯:這里是漢代的南昌郡城,如今是洪州都督府)”,都督便說:“不過是老生常談而已“。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譯:天上的方位屬于翼、軫兩星宿的分野,地上連結(jié)著衡山和廬山。)”,都督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嘆服道:“此真天才,當垂不朽!
不久,長安城里都傳頌著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后來王勃的《滕王閣序》,成為不朽之名篇。在這篇序中,王勃還稱贊宴會賓主“高朋滿座”、“勝友如云”。其中“高朋滿座”這個成語就是由此而來的。
3、高朋滿座舉例
父親生性好客,家里時常高朋滿座。
從懵懂無知到金聲玉振,從量小力微到人才濟濟,從禹禹獨行到高朋滿座。一路走來,如履薄冰,櫛風(fēng)沐雨,夙興夜寐,卻始終不放棄,不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