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是五一勞動節(jié)啦,對于勞動節(jié)的來源,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不過,關于勞動的古詩,你能背出多少呢?下面寶貝網帶來了5首關于勞動的古詩。

1、《憫農》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全詩僅20個字,生動刻畫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里勞作,一滴滴汗珠灑在灼熱土地上的情景。
2、《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馀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長寫敘事詩的藝術巨匠,這首詩里把割麥者與拾麥者在夏收時那種辛勤勞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寫得生動真切,如在眼前。
3、《歸園田居》
東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東晉時期中國有個著名的“農民”陶淵明,他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官歸隱田園。
每日里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生活,一個自得其樂的老頭形象躍然紙上。當時人們的勞作場景也可由此腦補了。
4、《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農民通宵打稻谷,搶收搶種,和天氣賽跑,全家齊上陣,親友來幫忙。寫出了農民收獲的歡樂和勞動的愉快,把男耘田,女織麻,孩童也學種瓜等幾幅饒有趣味的農家生產小景描繪得淋漓盡致。
5、《鄉(xiāng)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前兩句描繪自然景物,寥寥幾筆就把水鄉(xiāng)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生動地展現(xiàn)出“鄉(xiāng)村四月”特有的風物。
后兩句敘述農事繁忙,畫面上主要突出剛剛收完蠶繭便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xiāng)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后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卷。
在古代,雖然沒有一個固定的節(jié)日,也沒有一種特定的儀式慶祝勞動節(jié),但勞作是古人生活的常態(tài),我們從千年的古韻里,依然能夠讀出勤勞質樸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