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五彩繩不能隨意的扔掉或者折斷,可以在夏季的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的時候,拋到河里。據(jù)說,戴五彩繩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而扔到河里,就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之類不好的東西一并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民間把五彩繩看成“五彩龍”,端午節(jié)又稱“小兒節(jié)”,五月被古人稱為毒月,端午節(jié)拴五彩繩有保護兒童驅妖避邪之意。隨水沖走的五色繩就會變成小龍,帶走你身上的不好的東西。這樣一來,煩惱、憂愁都隨著雨水流走,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擴展資料:
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jīng)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在《續(xù)漢書》、《后漢書》中,端午日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門戶裝飾,認為可抵防惡氣。彩繩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五行陰陽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
青色屬木,代表東方,赤色屬火,代表南方,黃色屬土,代表中央,白色屬金,代表西方,黑色屬水,代表北方。以動物為標志,東方為青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北方為玄武(龜蛇),中央為黃龍,均為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