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和鐘子期。高山流水主要是講琴師俞伯牙在夜里乘船游覽,看到風景思緒萬千,感覺來了就開始彈琴,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鐘子期)站在岸邊,然后把他請進船里,給他演奏自己的音樂,不管伯牙彈什么曲子,子期都能領(lǐng)略到意境;情投意合之下,他倆成了知己好友,還約好下次還在這里見面,沒想到子期卻死了,伯牙痛苦不已,彈出了高山流水這樣的巨作,并把琴砸了,從此再也不彈。
1、俞伯牙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當時著名的琴師。
2、鐘子期則是楚國的一個樵夫,但是對樂理十分敏感。

鐘子期的簡介:
鐘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一說是楚樂尹鐘建之后。在楚國境內(nèi)當樵夫。一日晉臣俞伯牙在漢江彈琴,鐘子期聽到聲音說:“巍巍乎若高山,蕩蕩乎若流水。”兩人結(jié)為金蘭,相約翌年中秋節(jié)再見。屆時,俞伯牙依期赴約,但鐘子期已去世。俞伯牙得知鐘子期死后,俞伯牙認為世間再無知音,一生不再鼓琴。今有鐘子期墓在武漢市蔡甸區(qū)新農(nóng)鎮(zhèn)馬鞍山南鳳凰嘴上。
俞伯牙的簡介:
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戰(zhàn)國時代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他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