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文帝霸陵發(fā)現(xiàn)了!為啥離劉邦長陵那么遠?
今天考古圈搞了一個大新聞,漢文帝的霸陵找到了!地點是西安市東郊白鹿原上,這個地方原來叫江村大墓,2001年發(fā)現(xiàn)的,一開始人們以為是長公主劉嫖的墓地,現(xiàn)在確定是漢文帝的霸陵。
漢文帝是西漢的第三個皇帝,他爹劉邦的墓長陵以及他哥漢惠帝的墓安陵都在渭河北岸的咸陽原,也就是說到文帝的時候,老劉家已經(jīng)有統(tǒng)一的“祖墳”了,但文帝的霸陵卻選在長安東邊,離劉邦將近50公里,這是為什么?主要有三個原因。
1、薄太后。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本來是魏豹的女人,后來劉邦滅了魏豹就收到后宮里,其實也不大喜歡,有限的幾次機會,就有了劉恒,也就是漢文帝。漢文帝的童年和青年時代都是和母親在封國代國,大概在現(xiàn)在山西中部。文帝和母親感情很深,但和劉邦就不大親。
文帝繼位之后,薄氏就順利地升格成了薄太后,但這個時候她的陵墓修在哪就成了個問題。因為她是劉邦的嬪妃,所以可以葬在長陵。但劉邦的正室是呂雉,如果薄太后入葬長陵,那就只能以妃嬪禮葬在邊角上。孝順的漢文帝當然不能允許這個事情發(fā)生,所以他就想了一個辦法,他把自己的陵墓的位置定到長安東邊,這樣薄太后就可以靠近兒子的陵墓選個位置,按照太后的高規(guī)格建一個墓園了。
2、國防。網(wǎng)上常說明代的皇帝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漢代也是這樣。劉邦的長陵在渭河北岸正對長安城,往北一路到長城,直達和匈奴戰(zhàn)爭的前線。而且皇帝的陵墓不只是一座墳,還有陵邑,也就是通過遷徙六國貴族大姓到帝陵周邊組成一座城市,名義上是讓他們?yōu)榛实凼仂`,實際上自然的也就為長安增加了一道防線。漢文帝的霸陵也是這樣。漢初面臨東方諸侯王的威脅,霸陵的位置正好在長安東邊的函谷關、東南的武關兩條路線的交點上,在這里建一個陵邑,不管敵人從哪個方向來,都可以多一層防御。
3、思念代國。文帝可能一生最幸福的日子就是在代國當王爺?shù)娜兆樱h離權力斗爭的中心。他在登基之后謹小慎微,并且也好幾次流露出思念代國的情緒。代國在今天山西中部一帶,漢文帝的墓當然不能選那么遠,但在長安周邊,選一個離代國盡可能近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漢文帝把陵墓定在長安東邊的主要原因,應該就是這些了,當然白鹿原靠山,地勢較高,便于防水防盜,這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參考資料:馬永嬴:《漢文帝霸陵選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