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木警枕,漢語成語,讀音yuán mù jǐng zhěn,意思是木制的圓形枕頭。取其易于滾動,不便支承,才睡熟便欹側(cè)而驚醒。出自宋·范祖禹《司馬溫公布衾銘記》。

意思是木制的圓形枕頭。取其易于滾動,不便支承,才睡熟,一傾斜而驚醒。形容刻苦自勉。
近義詞:懸梁刺股、照壁借光、囊螢映雪
反義詞:不學無術(shù)
出處
宋·范祖禹《司馬溫公布衾銘記》:“以圓木為警枕,小睡則枕轉(zhuǎn)而覺,乃起讀書。”
譯文:
宋·范祖禹《司馬溫公布衾銘記》:“司馬光常以圓木作為警示自己的枕頭,睡得很少,察覺枕頭轉(zhuǎn)動,然后起來讀書。”
司馬光小時候和哥哥弟弟們一起學習,他覺得自己的記憶力比較差,便想辦法克服這個弱點。每當老師講完書,哥哥弟弟們讀上一會兒,勉強背得出來,便一個接一個丟開書本,跑到院子里玩。
只有司馬光不肯走,輕輕地關(guān)上門窗,集中注意力高聲朗讀,讀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讀得滾瓜爛熟,合上書,能夠流暢地,不錯一字地背誦,才肯休息。
司馬光從小勤學好問,一直堅持不懈地學習,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圖書和臥具,再沒有其他珍貴的擺設(shè)。臥具很簡單:一架木板床,一條粗布被子,一個圓木枕頭。
為什么要用圓木枕頭呢?說來很有意思,當讀書太困倦的時候,一睡就是很長時間。圓木枕頭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極容易滾動。只要稍微動一下,它就滾走了。頭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聲,他驚醒了就會立刻爬起來讀書。司馬光給這個圓木枕頭起了個名字叫:“警枕”。
司馬光這樣想方設(shè)法,想盡一切辦法擠時間來學習知識,印證了那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有了這樣持之以恒地不斷地學習的精神,他才可以帶領(lǐng)著他的團隊,歷時19年編纂了不朽的歷史巨著《資治通鑒》。
他圓木警枕的學習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