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兩點一線,在通勤路上和早高峰晚高峰搏斗的你,被KPI和PPT追得雞飛狗跳,似乎除了中午換一家外賣,并不能感覺出每天有多不同。
還好能用讀書作為丈量時間的工具,給復制粘貼的生活來點調(diào)劑。新的一周,就從這7本短篇小說集開始給自己加油吧!
1、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

豆瓣評分:9.0
作者: [加] 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
加拿大作家一向低調(diào)不張揚,麥克勞德就是其中之一。他并不屬于高產(chǎn)作家,一生只寫過兩部短篇小說集和一部長篇小說,但他卻因為這部作品躋身世界一流作家的行列。
七個故事中,有渴望擺脫原生家庭的少年,有因為老祖母生日從世界各地聚集在一起的大家族。正如哈代將故鄉(xiāng)在小說中虛化成威塞克斯王國一樣,麥克勞德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了一個真實地點:新斯科舍省布雷頓角。父母與孩子,丈夫與妻子,人與人難舍難分的情感,人與自然世界的深情交融,面對風云變幻的世事,總有一些東西在代際之間傳承,永不磨滅。
@小刀周遠 短評:
看到最后一篇,竟然已是深夜。最后的一篇看完,有種看電影的感覺,冷冽得想鉆入一個溫暖的所在。作者無聲息地拓開了一片全新的水域。晚安,海風中所有的船只。
2、米格爾街

豆瓣評分:8.5
作者: [英]V.S.奈保爾
米格爾街上有一群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在毫無新鮮刺激感的平淡的生活中,他們用各種方式排解內(nèi)心的無聊空虛,有人改造汽車,有人寫詩,還有人參加競選……生命就消耗在無止境的復制粘貼的loop中。
整部作品用17個平行展開的短篇小說構(gòu)成,每個故事都相對獨立又彼此關聯(lián),200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如果你也想了解奈保爾的后殖民書寫,想認識這群“像鹽一樣平凡,像鹽一樣珍貴”的居民,不妨就從這里開始吧!
@徐若風 短評:
諾貝爾文學獎版本《城南舊事》,用誠懇、善良、幽默、感懷而又荒謬的外殼去包裹一個真實實在的貧民世界,使得自己記憶里的人和事都散發(fā)出迷人的獨屬于自己的暗與光。奈保爾是個幸運的人,他可以用這種才華把自己的孩提時代烙印到每個人的心中,久不磨滅。
3、南方高速

豆瓣評分:8.9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奧·科塔薩爾
旅途是短暫的,但如果因為意外困守其中,就會在這個多變的情境下生發(fā)出另一種不變的日常。這部集子收錄了《秘密武器》《克羅諾皮奧和法瑪?shù)墓适隆贰度f火歸一》三部短篇集,每一部都不是依靠結(jié)尾抖機靈狡猾取勝,而是在情節(jié)自然展開中水到渠成。
拉美文學天生自帶魔幻氣質(zhì),作為短篇小說大師,拉丁美洲“文學爆炸”代表人物,科塔薩爾筆下的世界像紀念碑谷中的世界一樣荒誕又美麗,現(xiàn)實與幻想不斷交織,時空秩序不斷打破重組,引人入勝。
@PulpOrange 短評:
能量密度爆炸的文字,游走耐性邊緣的試探,每一口喘息都是信息量的流失。通過無痕視點切換、時空嫁接、慢鏡頭定格素描、社會階級寓言等寫法,作者打造出一種細枝末節(jié)盡現(xiàn)的超級現(xiàn)實主義。它的魔幻感,并不來自于新奇的幻想情節(jié),而在于繁瑣又迷人的腔調(diào)。
4、臺北人

豆瓣評分:9.1
作者: 白先勇
因為戳中了一代華人的集體記憶,這本人物側(cè)寫一般的短篇小說集才會這么深入人心。白先勇先生說,“《臺北人》對我比較重要一點。我覺得再不快寫,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經(jīng)慢慢消逝的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馬上就要成為過去,一去不復返了。”
14個故事,軍官、商人、女仆、知識分子、社交界舞女……這些看似身份各異的大小人物們,放眼看去,他們的命運都有一個共同點:在歷史長河面前身不由己。回不去的過去和記憶,身份認同的焦慮,小人物在大時代面前的無奈,一代又一代只能憑文嗟嘆。
@菠菜長頸鹿 短評:
舊日子像一件暗淡的皮草大衣 總讓人想細細翻找其中隱藏的一點一滴華貴耀眼過的跡象。
5、看不見的城市

豆瓣評分:9.0
作者: [意] 伊塔洛·卡爾維諾
這是一部極具現(xiàn)代特色的短篇小說,沒有特別線性的故事情節(jié),而是用馬克·波羅向忽必烈汗匯報的方式,描繪了55個想象中的城市。這些城市都以女性的名字命名,每一個都有富有靈性和生命。在兩個人物的對話中,前現(xiàn)代與現(xiàn)代的城市觀也昭然若現(xiàn),一個象征了有序龐大,另一個則破碎游離包羅萬象。這種對比的張力也促使人反思城市與人類的關系。
整部小說集的文本架構(gòu)也特別完美,如同城市一般,看似雜亂無章,其實是別出心裁的精巧組合。
@阿夢 短評:
讀書是需要想象力的,至少讀卡爾維諾是如此。它沒有清晰的完整的劇情,也不適合摘抄成名言警句。它像長詩一樣富有意境,有些是是而非,有些異中求同。看不見的城市,感覺更像是馬可·波羅對忽必烈大汗講的關于印象中的城市的故事,既是故事它便即是真實的又是意淫的,被不同的人講,及他人再復述,終將呈現(xiàn)出千奇百怪的樣子。
6、歡迎來到猴子館

豆瓣評分:8.7
作者: [美]庫爾特·馮內(nèi)古特
馮內(nèi)古特是20 世紀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黑色幽默文學代表作家,他把哲學思潮和戲劇手法融入到科幻小說的外殼中,對美國現(xiàn)代文學的影響功不可沒,被很多人認為是美國現(xiàn)代科幻小說之父。
這部短篇小說集是馮內(nèi)古特1968年出版的作品,25篇故事有反烏托邦的諷刺,也有對非人性未來的暢想,對人類在未來社會的命運做了幽默又辛辣的預言。如果說它是60年代的《黑鏡》,一點也不為過。
@糯米仔 短評:
我的天~什么叫天才,這就是天才~其中幾篇五十年代風味的科幻實在是太棒了!哈哈看起來馮內(nèi)古特傾向于人口爆炸呀~
7、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花

豆瓣評分:8.8
作者: [美] 威廉·福克納 等
經(jīng)典永遠都不會讀膩。這部短篇小說集集合了各位名家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有契訶夫筆下膽小怕事的別里科夫;有卡夫卡少見的明朗風趣風格的科學院報告;還有馬克·吐溫描繪的,被田納西的新聞界的混亂骯臟中傷的“我”。整部小說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不知道下一篇是什么滋味。
@氧氣 短評:
看全世界偉大的頭腦在一起拼短篇小說太過癮了,想把這套叢書集齊。。ps:想領略毛姆爺爺?shù)目瘫”臼驴此粌蓚€短篇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