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菜都涼了的意思是強調(diào)等待的時間太久了,人來得太晚了。這是一個比喻的說法。相傳盛產(chǎn)黃花菜的湖南某地辦宴席,上的最后一道菜就是黃花菜,黃花菜上來了,就證明所有菜都上齊了,如果這時候客人才到,就已經(jīng)是來得很晚了。等待的人調(diào)侃晚到的人來得太晚,又不傷及情面,就委婉地說“我等的黃花菜都涼了。

1、黃花菜都涼了說法一
傳成了“等到黃花菜都涼了”,意思就是主客人暢飲過后,有時候倒忘記那最后一道醒酒佳肴黃花菜了,于是有客人就會說:快點啊,我等到黃花菜都涼了!引申出來的含義也就是:在等待某一件事或人時等了很久,就像菜席上等到黃花菜都涼了還沒來一樣。
北方有一種傳統(tǒng),請客吃飯最后一道菜就是黃花菜,說黃花菜都涼了,就是來晚了,宴席都要散了。
2、黃花菜都涼了說法二
“黃花菜是個變種,原來是“黃花。但這個“黃花卻已不是“黃花菜了,在古詩文里,“黃花專指菊花。如相傳為石所作的詠菊詩:“昨夜西風(fēng)過院林,吹落黃花滿地金。李清照詞《聲聲慢》:“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醉花蔭》:“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讓我們來看蘇軾詠菊的名句。《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末句“明日黃花蝶也愁,在他的詩《九日次韻王鞏》中也曾用過。此詩此詞,都作于重陽節(jié)即夏歷玄月九日。“黃花,當(dāng)然是指菊花,古代有重陽賞菊的習(xí)俗。“明日,指重陽節(jié)第二日,即玄月旬日。“明日黃花蝶也愁,是說如果錯過了重陽賞菊的最佳時機,待節(jié)后再來,花已凋謝,蜂蝶也無愛好了,以此比喻過期的事物。當(dāng)然,這是詩人夸張的說法,九日、旬日只有一天之差,花不至于殘到這種程度。唐人鄭谷就說過:“節(jié)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自緣本日人心別,未必秋香一夜衰。”后兩句說的是實話,花未必一夜衰敗,是人的心境不同了。第一句給了蘇軾啟發(fā),由“節(jié)去蜂愁蝶不知升華為“明日黃花蝶也愁。
最要緊的就是“明日黃花蝶也愁這句話。若賜與最簡潔、最通俗的說明,它的意思就是“晚了———這不恰恰和“黃瓜菜都涼了是一樣的意思嗎?
結(jié)論已經(jīng)有了:“黃瓜菜都涼了正是從“明日黃花蝶也愁演變而來。只是由于蘇學(xué)士的詩句太雅了,老百姓囫圇吞棗,難以消化,遂以謠傳訛,先是把“黃花變成了“黃花菜,后來又變成了“黃瓜菜。之所以造成這樣的誤會,大約那個“蝶字也有一定的連帶責(zé)任,它不是和盛菜的“碟同音嘛!于是東坡居士的“黃花終于變成了一道“黃瓜菜,被盛到“碟里,你要是來晚了可不就“涼了嘛!
“明日黃花這個成語至今在書面語中仍然存活著,只是常被用錯。作者曾不只一次在稿件中使用“明日黃花,待刊登出來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編撰改成“昨日黃花,人家好心地以為是作者寫錯了,過期恰當(dāng)然是“昨日,怎么能是“明日呢?所以要幫忙改正,而不知此典出處,更不清楚東坡先生此處所用的“時態(tài)———權(quán)且借用英語的“時態(tài)概念———不是“過去完成時而是“將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