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歷十五年

推薦理由:
對于初學者來說,這是極好的入門作品。說“入門”,不是說這本書的內(nèi)容很淺顯,其實這本書講的東西大有深意卻很易讀,非常有趣味性。
可以說《萬歷十五年》顛覆了我對歷史書的理解,看過該書之后,才知道原來歷史可以這么寫,歷史可以如此讀。
2、娛樂至死

推薦理由:
我們生活的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隨著電視、網(wǎng)絡的普及,一切似乎都成了娛樂的附庸。于是尼爾.波茲曼說:“其結(jié)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我不只一次思考過人類將會如何消亡,看到“娛樂至死”這四個字我心里真的是聳然一驚,也許,我們真的會毀于我們熱愛的東西。
3、革命之路

推薦理由:
羅曼羅蘭說,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 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二戰(zhàn)后的時代背景下的愛情故事, 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悲劇。
我喜歡耶茨直白的殘忍,把多少人夢想的美好生活一刀刀劃開。在幸福生活中注入絕望,壓抑,窒息和扭曲。逃不出平庸的生活,也對接不上各自的夢想。
4、小謊言

推薦理由:
主婦之間的瑣碎日常隱藏著無數(shù)無法啟齒的骯臟秘密,看似冠冕堂皇的生活也有見不得光的丑陋。作品講述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故事,即“我們用來自欺的、不起眼的謊言,有時也相當危險”。
家暴真的可以發(fā)生在任何人身上,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站出來離開而不是一味的縱容。
5、干校六記

推薦理由:
那段歷史可能是我們這個國家的人民永遠都不愿意再提起的。楊絳先生文筆細膩,又極平實,我非常喜歡她的文字。讀她的散文,總像是在午后品茶,悠然自得,沁人心脾。
但《干校六記》作為一杯茶來講,絕對是極苦的,苦的人流出了淚,苦的人揪起了心。用淡然的筆觸描繪苦難,總是比大聲的哭喊更能戳中人心。
6、不屬于我們的世紀

推薦理由:
在生命的盡頭,我們總會被什么東西所衡量這一生。這個問題應該在《不屬于我們的世紀》這本書里被不斷提起,這也是讀者在長久追尋艾琳•圖穆蒂的答案的旅程當中所深思的問題。
在這場破滅的二十世紀美國夢中,他們最終找到了自我的實現(xiàn),并贏得了來之不易的同情與尊嚴。對于人生,我們更應坦然去面對,因為很長也很短,有快樂有波折也有遺憾。
7、藝術的故事

推薦理由:
我始終認為,對于一個人來說,欣賞藝術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我們可以學不會創(chuàng)作,但我們不能不懂得欣賞。面對浩如煙海的藝術作品,我們?nèi)绻床坏狡渲械拿溃菍嵲谑羌У氖虑椤?/p>
其實給藝術冠以藝術這個詞本就是個不太高明的作法,藝術應該是玄妙的,應該是無法定義的。世界上只有藝術家,沒有藝術。跟著貢布里希去了解藝術的故事,是一種真正純粹的享受。
8、我要漸漸忘記這個世界了

推薦理由:
或許有那么一天,生命并未停止但腦中的記憶卻不再累積添加,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個熟悉的場景變成陌生的風景。或許不會怕死,但會不會害怕活下去呢?
失憶癥主題不新鮮,阿爾茲海默病主題不新鮮,甚至早發(fā)性阿爾茲海默癥做噱頭也不新鮮。看完這個故事之后,我能理解,即使忘記了世界,我也不愿意忘記我愛你。
9、我與地壇

推薦理由:
我們離死亡大都很遠,但死亡卻無疑是一個人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題之一。我們不知道死后會去哪里,我們深知活著的樂趣,所以對死亡無限恐懼。
但更可怕的其實不是死亡,而是把你放在生與死的邊緣反復折磨,時刻都感受著活著的痛苦,也時刻都感知著對死亡的恐懼。
史鐵生就是這樣一個在生與死的邊緣抗爭了半輩子的作家。讀他的作品,我會不自覺地落下淚來,有些事,我雖然不能感同身受,但卻也能懂得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