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中國古代目錄主要有官修目錄、史志目錄和私家目錄三種,如果想系統(tǒng)地學習目錄學知識,可以從這三方面找書去讀。也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鄧廣銘老師所說的歷史研究的四把鑰匙:目錄、職官、地理、年代,剩下的三把鑰匙也同樣重要。這次給大家?guī)砹吮贝髲埛蠋熕凇吨袊糯喪贰吠ㄗR課上所介紹的與“職官”制度相關(guān)的工具書,希望小伙伴兒們能有所收獲~~ 以下書目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通史性 的書目,二是對某一朝代職官制度研究 的書目。
一、通史性書目
1
《歷代職官表》
[清] 紀昀等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小編點評
這是乾隆年間官修的一部關(guān)于古代官制的著名工具書。研究歷代官制,在史學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意義。閱讀古籍,研究古史,往往不易掌握古代職官的名稱、建置、品級、職掌等,從而存在學習、研究的困難。這部書是古代同類專著中最為完備的一種。
2
《歷代職官表》
[清] 黃本驥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小編點評
道光年間,黃本驥以官修本原書(即上述紀昀所作之書)內(nèi)容繁累,遂刪去釋文,僅存諸表及簡略的清代官制說明,約為六卷,書名仍稱《歷代職官表》。黃編本雖然比較簡略,但對于研究者來說仍有價值,用起來方便。
3
《中國官制大辭典》
徐連達著
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年

小編點評
《中國官制大辭典》辭目選錄的范圍很廣,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作為政治制度主要內(nèi)容的職官制度,不能也不可能同一些相關(guān)的典章制度和稱謂截然區(qū)分開來。因此,凡與歷代政治制度相關(guān)的政府部門、機構(gòu)、職官、胥吏以及官吏的品秩、爵勛、俸祿、章服、銓選、任用、待遇、考績、科舉等,上自皇帝、宰相,下至鄉(xiāng)里什伍,一些農(nóng)民起義政權(quán)的職官制度,歷代官宦文人所常用的職官方面的別稱、俗稱、省稱、合稱、泛稱等本書也都盡量地予以收錄,同時還酌情收錄了一些與政治制度演變相關(guān)的行政地理建制方面的辭目。
4
《中國官制大辭典》
俞鹿年編著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小編點評
本書共有九個部分,分別是官制起源、皇帝與皇室機構(gòu)、中樞機構(gòu)、中央行政各部門、地方行政機構(gòu)、司法與監(jiān)察機構(gòu)、軍事機構(gòu)、職官考選制度、職官管理制度等,正文后有“歷代官制表析”。
5
《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
呂宗力主編
北京出版社,1994年

小編點評
本書共編輯七年,其按照筆畫為序進行排列,收詞全面,釋文較為準確,編纂過程非常精細,對每一個詞條反復推敲。文辭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受眾很廣。
6
《中國歷代職官別名大辭典》
龔延明著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小編點評
顧名思義,這本辭書與前面基本的不同之處在于其比較注重對職官別名的考察。人有異名、書有異名、地有異名,職官制度亦是如此。但是不了解某一官職的異名,做研究時便容易發(fā)生舛誤。本書收詞時限,上起三代、下迄清末。內(nèi)容包括中國歷代王朝國家管理機構(gòu)正式官名的各種別稱,共計收詞9 400余條。具有很強的參考意義。
二、斷代研究
7
《先秦職官表》
左言東著
商務印書館,1994年

8
《宋代官制辭典》
龔延明著
中華書局,1997年

9
《唐仆尚丞郎表》
嚴耕望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0
《唐刺史考全編》
郁賢皓著
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

11
《唐方鎮(zhèn)年表》
吳廷燮著
中華書局,2003年

12
《宋宰輔編年錄校補》
[宋] 徐自明著,王瑞來校補
中華書局,1986年

13
《宋代路分長官通考》
李之亮著
巴蜀書社,2003年

14
《宋兩淮大郡守臣易替考》
李之亮著
巴蜀書社,2001年

15
《明代職官年表》
張德信著
黃山書社,2009年

小編點評
本書實乃作者用一己之力編寫,實屬不易。
16
《清代職官年表》
錢實甫著
中華書局,1980年

17
《二十五史補編》
《二十五史補編》編委會
中華書局,1995年

小編點評
本書中有些內(nèi)容,如漢將相大臣年表、新莽大臣年表、東漢中興功臣侯世系表、東漢將相大臣年表、東漢三公年表、東漢九卿年表、魏將相大臣年表、漢將相大臣年表、吳將相大臣年表、三國職官表、北齊將相的大臣年表、陳將相大臣年表(均是老師課件列出)……對于補充正史研究均有重要意義。
看了這么多書,小編在整理的過程中也是頗有收獲。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官制的確是個難關(guān),不過有了這些工具書的幫助,學習起來定會易如反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