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繪本故事《小牛的春天》
內容簡介
一頭渾身被白雪覆蓋的小牛站在那里。雪融化了,小牛的脊背上露出了黑色的泥土,草兒冒出了嫩芽。小牛的身體越來越大,它的脊背變成了開滿鮮花的草地,草兒長得很茂盛。暴風雨來了,天空一片昏暗。秋天,草地變成了金黃色。雪花飄落著,爸爸帶著女兒穿過枯萎的草地;白雪厚厚地鋪滿了小牛的脊背,孩子們在雪地上歡快地玩耍。到處都是白茫茫的,只有一只小狗在雪地上留下腳印。看,小牛的耳朵又露出來了—原來,春天又要來了,小牛的角長出了一點點:它又長大了一歲!
講讀建議
《小牛的春天》是是一本充滿藝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作品,全書一共由15個跨頁圖組成,在每一幅畫面上都有一行非常短的文字:“春天來了/雪融化了/泥土露出了臉/草兒冒出了嫩芽/花兒開了/草兒長得很茂盛/風兒吹過/暴風雨來了/很安靜/下雪了/雪花鋪滿地/到處白茫茫/春天又要來了/雪融化了—/小牛的角長出了一點點”。就在這全部加起來不過77個字的篇幅里,四季的草長鶯飛、花開花落,生命的美好純凈、豐富充盈,都在永恒的時間循環(huán)中,獲得了雋永的詩意和溫暖人心的力量。尤其別致的是,書中前14個跨頁的文字一點也沒有提及小牛,連標點都用得極少,只在倒數(shù)第二個跨頁里,當又一年春天到來,首尾遙相呼應的文字后面才出現(xiàn)了全書唯一一個標點—破折號。在讓人期待的翻頁后,故事的主旨終于顯露出來了,生命的成長是季節(jié)輪回帶給我們最大的驚喜。
《小牛的春天》這本繪本具有雙重敘事線索,一條是小牛從頭年春天到第二年春天的成長,另一條是一年四季大自然的變化。這兩條線索通過作家極富創(chuàng)意的畫面設計,時而交織,時而分離。當小牛的脊背轉化成大地、畫面的主體變成春天的景色時,孩子們尤其是幼兒可能比較難以理解,講讀者可以來回翻頁,和孩子們一起讀圖,讓他們感受和想象這種前后的變化。
四時之景是畫面表現(xiàn)的重點,文字中除了最后一句外,也根本沒有提及小牛成長的過程,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孩子展開聯(lián)想,在畫面對應的時間節(jié)點想一想,“小牛這時在干什么呢”,孩子將對雙線主題獲得更加豐盈的感受。 全書的文字非常簡短,跳躍、空靈、詩意、雋永,講讀時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進行填空和補充,也可以鼓勵孩子根據(jù)文字提供的線索和圖畫內容自己來講述故事,注意把握講讀的節(jié)奏,推進故事主線的進展。在孩子反復閱讀并熟悉作品以后,就可以只朗讀書中的文字,不再進行其他的描繪,留給孩子自己體會語言的詩意和韻律。 (節(jié)選自《經(jīng)典繪本的欣賞與講讀》作者陳暉)
繪本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