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平凹作品《浮躁》簡介推薦理由、讀后感
《浮躁》以農村青年金狗與小水之間的感情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改革開放初始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整個社會的浮躁狀態(tài)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虛。《浮躁》是作者“商周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賈平凹在文壇的實力派地位。正如后來的《廢都》及《秦腔》一樣,該書已經出版即引起轟動,并獲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賈平凹作品《浮躁》推薦理由
賈平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1988年獲美國第八屆美孚文學獎,是中國作家第一次獲此殊榮
《浮躁》在一定程度上寫出了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農村發(fā)生的潛移默化的變化:體制的松動,舊秩序的動搖,人心點燃的希望,不屈的掙扎與奮斗……身陷于貧困中的人們,是如何渴望脫貧致富。
對現實的表現實際只是一個構架,小說在“改革”的現實表象下,隱藏著賈平凹過去一直苦心經營的“性情”。因為這些“性情”彌漫于其中,使得小說的韻味依然十足
賈平凹作品《浮躁》內容簡介
小說里的主人公金狗,歷經了務農、參軍、復員回鄉(xiāng)、州報記者、辭職跑河上運輸幾個人生的大起落,小一號商州的蕓蕓具象便隨著他的生活際遇而漸次展開。那是上個世紀最后10多年間一幅真實的社會畫卷。當時改革作為一個關鍵詞,無時不在牽動著中國政治高層和普通百姓的思維與心態(tài)。各種探索正處在起步期,各種機遇正在給人們帶來希望。如同大河響起了冰凌碎裂的聲音,人們敏感到新生活的浪潮已撲面而來。從金狗最初出發(fā)點的那個小村仙游川,到兩岔鄉(xiāng),到白石寨縣,乃至整個商州,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打破封閉后的亢奮與躁動。
賈平凹作品《浮躁》作者簡介
賈平凹(wā),陜西作協主席,中國書協會員,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是我國當代文壇屈指可數的文學大家和文學奇才,是一位當代中國最具叛逆性、最富創(chuàng)造精神和廣泛影響的具有世界意義的作家,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中國和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被譽為“鬼才”。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商州》、《浮躁》、《廢都》、《白夜》、《秦腔》、《古爐》等,曾多次獲文學大獎。作品《我不是個好兒子》選入魯教版語文必修三、作品《月跡》已選入蘇教版語文課本、作品《落葉》入選北師大版和魯教版中學教材。
賈平凹作品《浮躁》點評鑒賞/成就與影響
賈平凹素有“鬼才”之稱,他的小說看似平淡自然,實則詭異奇崛,鬼斧神工。
《浮躁》在一定程度上寫出了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農村發(fā)生的潛移默化的變化:體制的松動,舊秩序的動搖,人心點燃的希望,不屈的掙扎與奮斗……身陷于貧困中的人們,是如何渴望脫貧致富。
對現實的表現實際只是一個構架,小說在“改革”的現實表象下,隱藏著賈平凹過去一直苦心經營的“性情”。因為這些“性情”彌漫于其中,使得小說的韻味依然十足。這些“性情”總是有正反雙重含義,它混合著圣潔/欲望、隱忍/放蕩、合理/非法等奇怪的對立面,賈平凹的小說也因此能寫出人性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因為賈平凹有能力透過現實看到文化和人性,他的小說總是以超出現實、不被現實所囿而高人一籌。——陳曉明
本書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賈平凹在文壇的實力派地位。該書已經出版即引起轟動,并獲美國文學大獎。
賈平凹作品《浮躁》讀后感
這幾天忙里偷閑,看了《浮躁》這本小說。簡單寫點兒感受吧。
我是極其喜歡這本小說的,在讀故事的時候。禁不住時而悲憤,時而高興,時而又沉思。
上卷用極少文字便將我的整顆心都帶入了“洲河”邊的白石寨仙游村。仙游村是個有歷史的地方,這篇小說的故事卻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fā)生的。那個時代土生土長的金狗,小水,福運,大空。還有老一輩的韓長舉,田中正,和尚,麻子,金狗爹。
我讀小說很少去揣測作者的心思。倒是極容易把自己當做故事的主人公。這篇小說也不例外。
在讀到金狗拋棄了小水去州城的時候,自己恨不得跑到故事里,將這不知好歹的小伙子痛揍一頓。我是著實把自己當做金狗了。我喜歡小水的溫柔,善良,知心。小水傷心的時候,我心痛的要命。金狗迷茫的時候,我也有同樣的迷茫。
我和金狗的性格是大不相同的。畢竟我們成長的環(huán)境不同。比如我沒有金狗那樣的勇猛和大膽。然而我卻認為自己能了解金狗。
作為男人,我理解當金狗初次面對英英時,如何無法克制身體的本能;作為20出頭的年輕人,我理解金狗對自己人生的迷茫和對社會的不解;作為農村出生的我,也能理解他對城里人那種高傲態(tài)度的不滿,和自身些須的自卑與不服氣。
然而,這篇小說。有更多的地方我是不了解的。
我不了解那真心喜歡金狗的田華,想不到她有著怎樣的故事。不明白她的心思。只恨這篇小說對田華描寫的太過粗糙。
不了解那一生光棍,愛說葷段子的擺渡長者韓長舉。
不明白老實巴交的福運。
不了解直性子,敢闖蕩的大空。
不了解總是耍弄權術,卻是個大情癡的田中正。
不了解愛巴結的田長善和歹毒的蔡長安。
我是太缺少生活閱歷。所以不大明白這本書的浮躁邏輯。然而對于“浮躁”這個詞,我確實常聽見的。
上大二的時候,就有一位老教師說我這個人太浮躁。當時我是不明白自己如何浮躁的,只覺得自己像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初生牛犢。就和20多歲時的金狗一樣,不懂得如何處理愛情。更不知道自己哪來的一份激情,去不滿生活的不公正,社會的黑暗。
有位朋友對我說,你是永遠讀不懂這生活的。我想也是,自此也就不再糾結于自己的無知。
小說里的和尚,我倒是挺感興趣的。自己也曾向往過和尚的生活。云游四方,看淡世事。可自己也就像故事里的金狗一樣,沒有慧根,沒有悟性。弄不懂這里面的邏輯,雖不當這是騙人,目前卻也不信這一套。
金狗和小水最終究竟是走到了一起,我感到欣慰。小水卻還是在為金狗擔心,擔心金狗的安全。他們最終也到底脫離不了這洲河。
身為故事之外的人,我自然和這洲河無絲毫關系。卻總是覺得這洲河是這么熟悉,仿佛就在自己身邊似的。
賈平凹作品《浮躁》讀后感
看完這部小說頗有感觸,這個世界真的很復雜,各種勢力交織在一起,各種丑惡行徑讓人嗤之以鼻,為了生存又不得不融入其中。不管怎樣,還是需要一顆‘浮躁’的心。
小說中的金狗,雖然沒有很好出身,從小又不受管束,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當過兵沒打過仗,在他們那個村算是見識比較廣的一個人。對朋友重情重意,對自己的工作盡心盡力,是一個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的人。對雷大空包含惋惜之情,對福運深表同情,對小水既愛又憐惜。在這里不免要說一下小水,她的遭遇也很悲慘。她從小就父母雙亡,跟著伯伯長大,她還有一個外爺,和金狗一起長大。嫁的第一個男人新婚那天就死了,嫁的第二個人就是福運,本以為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過一輩子,很不幸福運被黑熊咬死了。
福運、雷大空、金狗、小水他們四個是很好的朋友,福運是最實誠的一個人,總是任勞任怨,卻從沒有什么怨言。同時他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哪一類人。他雖沒有金狗那份才學,卻總是保留著自己那份純樸;雖沒有雷大空的圓滑,卻有著自己的立場。總之,他的死留給我的是痛惜。
雷大空雖然圓滑,但對朋友是兩肋插刀。對惡勢力是又愛又恨,他利用那些高官們的權利謀取利益,從這一點來看他對他們有依賴性。為了在商界掙得一席之地,還是向他們低頭了,最后搭進了自己的性命,我替他有些不值。憑他的社會閱歷和靈活的頭腦,好好干一定會干出一番事業(yè)的。
金狗是一個杰出的小伙子,用村上的話說,他是州河上的強人。然而無論在愛情上,還是在人生上,他的生活都是帶點苦澀的。我們可以看到,貫穿全文的是金狗與小水的欲愛不能的愛情悲劇。雖然他們最終結合了,但是其間經過了多少辛酸曲折,多少創(chuàng)傷眼淚,是我們作為讀者的所不能忍心看下去的。金狗是一個有著自己信念的人,不管是在愛情上,還是在人生,事業(yè)上,但是金狗作為一個人,也有著他個人的私心。金狗從州河上的強人變成州城報社的記者后,一方面努力的工作,切實履行記者的職能,雖然因此得罪了領導;另一方面,在他認識到記者的宣傳,暴露效果作用有多大后,他又利用自己的權力去揭那些與他或他們祖上,村上有仇的官員的黑鍋。他想打擊報復他恨的人。金狗是按照他的路在走的,雖然小說中并沒有把他塑造成一個無私而高大的英雄。金狗這人是活的,他的靈魂是活在我讀者心中的。他的一切舉動都可以是預料之中的,但又會讓我覺得不可思義或敬佩不已。
賈平凹作品《浮躁》經典語錄
1、金狗說:“四歡我知道:風中旗,浪里魚,十八歲的女子叫槽驢!“
2、金狗心身全清醒了,腦子里出現了小水和英英的兩個形象,小水是菩薩,英英是小獸呀,人敬菩薩,人愛小獸,正是菩薩的神圣使金狗一次次逼退了邪念,也正是小獸的媚愛將金狗陷進了不該陷的泥淖中了。
3、這情誼有什么錯嗎?它是純潔的,真摯的,常憶常新的,似乎就是她從此以后漫長的人生旅途上的一袋干糧,永遠值得咀嚼。讓金狗再全心全意地來愛她已是不可能,且這種奢望在小水看來已近于荒唐甚至可恥,但是她愈來愈多的體會是,被別人愛是一種幸福,而愛別人則是一種更長久無限的幸福!
4、現在的政策是紅薯,人熟了紅薯就軟,人生了紅薯就是硬的,咱怎么人熟,還不是得靠錢嗎?
5、這是一個寧靜的夜晚,而又是一個瘋狂的夜晚,石華把以愛凝固的仇恨又去融作愛去迷醉自己消亡自己,而金狗則像吸食大煙土一樣,明明知道大煙土要毀掉自己的生命,卻要在吸食中得到煙癌而使生命極盡暢美。
6、醫(yī)生說,你感覺到你身上的某一部分存在的時候,你的某一部位就是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