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位于南海西北部,海南島東南方。分布在5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由40多個島、洲、礁、沙、灘組成。其氣候特征是高溫高濕,降水較多,干濕季分明,風(fēng)能資源豐富,熱帶氣旋、暴風(fēng)雨、干旱等災(zāi)害性天氣影響頻繁。海島附近海底由珊瑚碎屑或沙粒組成,海水中懸沙含量極低,海水清澈,透明度在15-30米之間。西沙群島的珊瑚礁魚類有432種,占本區(qū)海洋魚類種數(shù)的81.3%。蝦類資源約有200多種,主要品種有錦繡龍蝦、密毛龍蝦、日本對蝦、磷蝦等。此外,梅鯛類生物密度最高,主要密集于東島、永興島、七連嶼等海區(qū)。

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Xisha Islands or Paracel Islands,亦稱帕拉塞爾群島),為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構(gòu)成,是中國南海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北起北礁,南至先驅(qū)灘,東起西渡灘,西止于中建島。由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區(qū)管轄。
西沙群島地處北緯15°46′~17°08′,東經(jīng)111°11′~112°54′之間,處于中國大陸、東沙群島與海南島及中沙、南沙群島之間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為中國與南洋群島、中南半島及印度洋沿岸各國交流的南海航道要沖。三沙市行政中心在西沙群島永興島。

西沙群島分布在5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共有22個島嶼,7個沙洲,有8座環(huán)礁,1座臺礁,1座暗礁海灘,陸地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18公里。其中永興島最大,為3.2平方公里(含石島),石島最高,海拔15.9米,東島環(huán)礁的高尖石是南海唯一一座火山角礫巖島嶼。
西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lǐng)土,古稱九乳螺洲(石)、七洲(洋)、長沙、千里長沙等。珊瑚島1956年起由南越西貢政權(quán)占領(lǐng),1974年1月17日,越軍占領(lǐng)了甘泉島和金銀島,1974年1月19-20日發(fā)生西沙之戰(zhàn),中國乘勝收復(fù)三島而完成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