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雜志《柳葉刀》報道:中國19歲男生平均身高175.7cm,女生平均身高163.5cm,均位列東亞第一。
真的是個好消息!
可是,有些爸爸媽媽發(fā)愁了,擔心自己個子影響到孩子的生長。
父母個子矮,孩子身高真的沒有補救辦法嗎?
別著急,還真有。在長高這件事情上,遺傳因素占70%,后天因素只占30%。
這不,一年一度的黃金長高季又到了,爸爸媽媽一定要把握住哦~

抓住這幾點,春天長高季再竄5cm
1、適度運動
適當?shù)捏w育鍛煉可以刺激骺板和骨骼發(fā)育,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強化身體的肌肉、骨骼和韌帶,有助于孩子長高。同時,運動還可以促進食欲,要知道足夠的營養(yǎng)才是骨骼、肌肉發(fā)育的基礎。
跳繩、跑步、體操、排球、羽毛球、游泳這些都是有助于長高的運動。所以啊,有時間多陪陪孩子做這些運動吧~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運動量過大反而會影響生長。有些爸爸媽媽自己身高矮,一聽說運動可以長高,每天逼著孩子長時間、高強度的鍛煉。拿跳繩來講,一次跳1~2分鐘,休息1~2分鐘,根據自身情況持續(xù)15~30分鐘左右。具體持續(xù)時間根據孩子的情況,家長靈活掌握。

2、關注孩子的小情緒
有研究稱,在抑郁狀態(tài)下,會造成生長激素釋放不足。如果長期抑郁,可使生長激素水平下降,表現(xiàn)為身高及第二性征發(fā)育遲緩。
家庭氛圍和諧,父母相處融洽,孩子心情自然就好了。長期處于壓抑、父母爭吵、暴力等生活環(huán)境中,孩子的情緒自然會受到影響。
另外,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多跟孩子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
3、保證充足睡眠
生長激素夜間分泌要多于白天,夜間入睡后分泌量增高,一般在入睡后45~90分鐘出現(xiàn)。尤其是晚上9點到次日凌晨1點、早晨5點到7點這兩個時段。所以建議家長在8點左右,讓孩子準備洗漱睡覺。
一般來講,對新生兒來說,往往需要14至17個小時的睡眠;嬰兒需要12至15個小時;學齡前兒童(3~5歲)需要10至13個小時。

4、保證飲食均衡
營養(yǎng)是促進身高發(fā)育的基礎,我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13~24個月的孩子,每天奶量應維持在500ml左右。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和瘦肉)、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豬肝、羊肝、雞肝、西藍花、胡蘿卜、南瓜、柑橘類)都要均衡攝入。
所以爸爸媽媽在飲食上一定要用心哦~

7~24月齡嬰幼兒平衡膳食寶塔

學齡前兒童平衡膳食寶塔
有些家長會抱著僥幸心理,期待孩子能夠“二十三竄一竄”,但是要知道晚長也是有標準的,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低于同齡人,還是要到醫(yī)院找醫(yī)生就診,讓醫(yī)生來判斷。
長個子這件事情上,沒有捷徑可言,家長不要希望一蹴而就。做好以上幾個因素,抓住這個長高季,讓孩子個子再竄一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