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每當孩子用亮晶晶的大眼睛看著你的時候,感覺心都融化了, 用“勾人心魂”來形容恰如其分。眼睛也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感官之首, 80%~90%的外界信息都是由眼睛捕獲并傳入大腦的。
但寶寶剛出生的眼睛并不像成人一樣“全能”。而是隨著不斷接收外界的刺激才慢慢發(fā)育出各種視覺機能,出生后到3歲期間是視力發(fā)育最重要的階段,隨著孩子的成長,視力會逐漸發(fā)育完善。

寶寶在嬰兒時期就具備紅綠色覺,圖像識別和追隨移動物品,以及覺察新環(huán)境等能力。因此在寶寶成長到第二個月時,就要進行視覺的訓練培養(yǎng)。
寶寶2個月的時候,對光逐漸敏感,能看見較大物體,視力約為0.01,并且目光可跟隨移動的物體,移動范圍可達90度。此時媽媽可通過光線刺激來訓練寶寶的追視能力。將手電筒用紅布蒙上,打開手電筒,待寶寶注意到光線之后,再緩慢水平移動到另一側(cè)。另外,2個月時寶寶對聲音較敏感,因此在移動手電筒的同時還可配上媽媽與寶寶的對話,提早讓寶寶邁入“耳聰目明”的行列。
Tips
手電筒蒙上紅布后光線會變?nèi)岷停埼鹩脧姽庵鄙鋵殞氀劬Γ驗楣饩€過強不但不會起到刺激的作用,反而會影響寶寶的視覺發(fā)育,嚴重者可損傷視網(wǎng)膜。
寶寶3個月時,視覺功能進一步發(fā)展,視力已達0.02,對色彩也更有感覺了,尤其是追視能力更強、追視范圍更廣了(180度)。這時候, 媽媽可以拿紅球等物品在寶寶面前移動,來訓練寶寶的連續(xù)追視能力,鍛煉頸部運動。
寶寶4個月時的視力約為0.04,此時已經(jīng)可以辨別顏色了,尤其是紅、黃等鮮艷明亮的顏色, 因此媽媽可以讓寶寶多看一些色彩鮮明的物體,如色差(黑、白色)明顯的物品、顏色純度較高的(紅、黃、藍)物品以及色彩多樣化的物品。
與此同時,寶寶的視覺與聽覺、四肢動作的關(guān)系也逐漸建立。因此,媽媽在訓練視覺的同時可以配合上自身的聲音及動作,來提高寶寶的綜合協(xié)調(diào)能力。
Tips
不要給小寶寶看淺顏色的物體,如粉紅、淺藍、粉藍、自然色等,因為寶寶年齡越小,對淺色越不“感冒”。如果經(jīng)常看這些顏色,還容易造成寶寶視覺混淆,影響寶寶視覺發(fā)育。
寶寶6個月時視力進一步發(fā)展,約為0.1, 調(diào)節(jié)與反射也更加完善。隨著與外界環(huán)境接觸的概率增加,觀察能力不斷地提高,并能注視遠距離的物體和主動觀察周圍的事物。此時,媽媽可以抱著寶寶,站在鏡子面前,多與寶寶交流,同時可以配合相應的動作,來訓練寶寶的感知和協(xié)調(diào)能力。

7 ~ 12個月寶寶的視力約為0.1 ~ 0.2, 寶寶已經(jīng)可以較準確地判斷空間距離,而且寶寶的視覺敏感度已經(jīng)逐漸接近成年人。當寶寶會走后,便可以自由地去觀察他們所感興趣的事物, 從而使其視覺功能向更高層次發(fā)展,直至各項功能發(fā)育成熟。所以,晴朗的天氣,不妨多帶寶寶到戶外走走,不僅可以綜合訓練寶寶的視覺,而且可促進寶寶身體的發(fā)育。
在寶寶視覺發(fā)育期間,無論何種有助于視覺發(fā)育的訓練,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每一個過程又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只有通過交叉、持續(xù)性的訓練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讓寶寶擁有明亮健康的雙眸,敏銳的觀察,需要父母的耐心和細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