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伯釣鰲
龍伯:傳說中的國名。鰲(áo):大龜。龍伯國的人釣起六條鰲。比喻非凡的事業(yè)。
出處
《列子·湯問》:“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shù)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shù)焉。”
譯文:
《列子·湯問》:“龍伯之國有個巨人,提起腳板不用幾步就來到五座山前,投下釣鉤,一釣就兼得六只海龜,一并負在肩上,快步走回自己的國家,燒灼它們的甲骨來占卜兇吉。”
龍伯釣鰲的故事
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渤海東面,不知幾億萬里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溝壑(hè),名叫歸墟(xū)。不知過了幾千萬年,歸墟變成一個巨大的海洋。它的海水無邊無涯,千年干旱也不能讓海水減少。那歸墟的海面上漂浮著五座仙山。
長著翅膀的羽人就住在這五座仙山上。羽人像海鳥一樣,在海面飛來飛去。不過,五座仙山都是無根山,它們的底部并不相連。它們隨海潮漂流,在波浪里上下顛簸,不能有一刻的安穩(wěn)。時間一長,仙人厭惡了這種漂浮無定的生活,他們派使者面見天帝,請求道:天帝啊,讓我們居住的地方安穩(wěn)下來吧!
于是,天帝召見海神禺(yú)強,吩咐他想辦法解決這件事。禺強很快找來十五只龐大的巨鰲,他教它們在水底下?lián)纹鹣缮健_@么一來,五座仙山穩(wěn)住了,不再隨水顛簸。神仙們安安穩(wěn)穩(wěn)、平安無事過了好幾千年的歲月。
有一個龍伯國,龍伯國的國民都是巨人,身高三十丈,能活一萬八千歲。有一天,龍伯國有個巨人,他閑得無聊,決心四處走走。巨人涉過渤海,又再往前走,他來到歸墟邊,一屁股坐到海邊的高山上,他折下望天樹做釣魚竿,撈了一條鯨鯊做魚餌,悠閑自在地垂釣起來。
不一會兒,有咬鉤啦!巨人一下子提起釣鉤,釣上來一只烏龜。巨人又繼續(xù)釣,不一會兒,又釣上來一只烏龜。就這么著,他一共釣上來六只烏龜。
那巨人喜滋滋背了六個烏龜回到龍伯國,把六只龜煮熟當作晚餐吃掉了。他吃完龜肉,把六個龜甲并排放出門口,呼嚕嚕睡著了。
當天晚上,海上起了南風,仙山失去巨鰲的支撐,不一會兒就沉了下去,再也沒有浮起來。羽人無家可歸,紛紛向天帝哭訴。天帝十分生氣,當即點起天兵天將,要去捉拿龍伯國巨人。風神箕伯上前勸說,那龍伯國的國民是龍的后代,他們不僅身材壯碩、力大無窮,而且個個性情暴烈。萬一激怒了他們,他們?nèi)浩鹪旆矗慌潞茈y對付啊!
風神的話大有道理,天帝低頭想了一想,揮了揮手,遣散那天兵天將:你說得對,我不動干戈,也可以削弱龍伯國的力量。
當天夜晚,趁龍伯國的巨人個個熟睡,天帝脫下金靴,赤著腳沿龍伯國的邊界線走了一圈。等到黎明,太陽升起,那龍伯國的所有的東西就縮小了十倍。
第二天一早,那個釣龜?shù)木奕艘挥X醒來,發(fā)現(xiàn)門前屹立著六座巍峨的高山,不由得贊嘆說:難道,這就是我昨天釣到的龜嗎?它們真是神龜啊,一夜之間,就變得這么大了!
龍伯國的巨人不知道自己變小了,還以為龜殼變大了呢!
舉例
龍伯釣鰲,力憾水族;精衛(wèi)填海,情感天庭。
秦國的商鞅堅持變法,龍伯釣鰲,志向深遠,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