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閱讀繪本《隧道》,看看家里有兩個孩子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隧道》的作者是安東尼·布朗,他的創(chuàng)作勇于反映現(xiàn)實,關(guān)注家庭生活、親子關(guān)系,以及女性主義、弱勢群體等這些社會主題。更可貴的是,他能夠深入觀察和把握兒童的特點,體會并理解他們的真實需要,努力呈現(xiàn)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因此經(jīng)常能夠幫助孩子們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安慰,從而獲得希望和快樂。
安東尼·布朗在繪本領(lǐng)域所獲的獎項更是耀眼奪目——凱特·格林納威獎、科特·馬希拉獎,以及德國繪本獎、安徒生大獎、荷蘭銀畫筆獎等。

繪本故事《隧道》內(nèi)容簡介:
性格迥異、愛好不同的哥哥和妹妹總是不停地爭吵。一天,媽媽要他們一起出門,努力學(xué)著和平相處。兩個人不情愿地來到了一片堆廢品的地方,在那里,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秘的洞。哥哥膽大,鉆進(jìn)去探險,妹妹不敢,幻想著隧道里面藏著怪獸、巨人、巫婆……可是過了很久,哥哥都沒有出來。哥哥會不會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急又怕的妹妹終于鼓起勇氣,也鉆了進(jìn)去……在一段有驚無險的經(jīng)歷之后,兄妹倆一同跑出了隧道,回到了家里。
繪本欣賞

從前,這兒住著一個妹妹和一個哥哥。他們一點兒也不像兄妹,很多地方都不一樣。
(這里作者著重突出了個體的差異性,欲表達(dá)的意思是: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他們是同一對父母所生。)

妹妹喜歡呆在家里,靜靜地讀書,無盡地幻想;哥哥愛跟出去和朋友們一起笑呀,叫呀,玩球呀,打鬧呀。
(這里作者進(jìn)一步詳細(xì)地介紹了妹妹與哥哥的不同之處。)

晚上,哥哥在自己的房間里,睡得很香;妹妹卻睡不著,躺在床上,聽著夜里的響動。有時,哥哥會爬進(jìn)妹妹的房間,嚇唬她。因為,他知道妹妹怕黑。
(在一個家庭里,大一點的孩子總會欺負(fù)小的,這并不是一種惡意,對他來說,這只是一種游戲。)

平時,只要湊到一起,他們就一直吵呀,鬧呀,沒完沒了。

一天早上,媽媽被吵得實在受不了。“你們一起出去吧!”她說,“試著不吵不鬧地玩一次。吃午飯時,再回來。”
可是,哥哥不想讓妹妹跟著他。
(此圖中,妹妹與哥哥被媽媽趕出了家門,他們走出家門時并沒有任何交流,他們此時的關(guān)系有些緊張。)


他們來到一個堆廢品的地方。
“喂,你老跟著我,干嗎?”哥哥不高興地說道。
“我才不想跟你來呢!這兒太嚇人了!”妹妹說。
“嗨,小不點兒!你怎么什么都害怕呀?!”哥哥說完,就去探險了。
(妹妹膽子很小,但哥哥不但不安慰她,甚至還嫌棄她。)


“哎------快過來!”過了一會兒,傳來哥哥的喊聲。妹妹趕緊走過去。
“瞧,這兒有一個洞!”哥哥說,“我們?nèi)タ纯茨穷^是什么。”
“別、別進(jìn)去!”妹妹說,“也許,會碰見巫婆、妖精……或者別的什么……”
“膽小鬼!”哥哥打斷她的話,“那些都是嚇唬小孩玩的。”
“可是,我們得回去吃午飯……”妹妹說。
(哥哥充滿了探險精神,妹妹卻對未知充滿了恐懼。)


妹妹不敢進(jìn)去,只好在外面等待著哥哥。
可是,等呀,等呀,一直不見哥哥回來。她急得快要哭出來了。怎么辦呢?她只能跟著爬進(jìn)洞里去。
(妹妹雖然膽小,但對哥哥的擔(dān)心讓她戰(zhàn)勝了內(nèi)心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