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包餃子》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能隨音樂有節(jié)奏進行表演,嘗試將包餃子的經驗運用到音樂活動中,并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培養(yǎng)幼兒學會與人合作,并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嘗試將包餃子的經驗運用到音樂活動中,并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
2、在游戲的情景中能隨音樂有節(jié)奏進行表演。
3、培養(yǎng)幼兒學會與人合作,并體驗合作的樂趣。
4、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5、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重點及難點:
因為這個班的孩子在合作方面能力比較弱,因此第三個目標是此次活動的難點也是重點。
活動準備:
1、在區(qū)角活動中開設生活區(qū)----包餃子。
2、磁帶、餃子、漏勺。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何老師帶來了一袋好吃的想和小朋友分享,你們愿意和我分享嗎?(愿意)那我太高興了,趕快把我的好吃的拿出來!你們認識嗎?你們喜歡吃嗎?一般我們家里什么時候吃餃子?(過年、來客人、冬至)
(二)、幼兒討論搟餃子皮的動作
1、你們包過餃子嗎?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包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請這位小朋友模仿?lián){餃子皮。
2、小朋友一起搟餃子皮(彈奏)
3、現(xiàn)在我們就把身體當面團,小手當搟面杖一起搟餃子皮,那我先問問小朋友你想在什么地方搟呢?(肚子、腿、臉等)好,我們一起聽音樂搟餃子皮。(磁帶)
4、叫兩位小朋友示范自己的動作。
(三)幼兒討論包餃子的動作
1、餃子皮搟好了,接下來要干什么?(包餃子)誰來做一下?
2、小朋友一起模仿(彈奏)
3、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著歡快的音樂包餃子(磁帶)
(四)煮餃子的動作
1、餃子包好了,現(xiàn)在可以吃了嗎?(不行)還要干什么?(煮)誰來說說是怎么煮餃子的?餃子在鍋里是什么樣的?
2、你們是我的小餃子,我現(xiàn)在要煮餃子了,(叫幾個幼兒表演餃子在鍋里跳舞的樣子)(彈)
3、現(xiàn)在我要把餃子都下鍋了,在我關火的時候每個餃子要想一個“餃子煮熟”后的造型做出來。(看看哪個小餃子動作酷老師就給他拍照)
現(xiàn)在我們就來聽著快樂的音樂包餃子。(完整的一遍)
(五)幼兒合作
一個人包很慢,如果兩個小朋友合作可能會更有趣,你們同意嗎?(同意)那請小朋友找一位伙伴,找到后面對面站好,兩人商量一個人做面團,一個人搟面皮
1、游戲開始,幼兒合作。
2叫兩組到前面表演。
3、簡單評價后再玩一次。
(六)樂器演奏
1、吃餃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為了將你們快樂的心情傳遞給每一個人,樂器寶寶也想和你們合作,不過樂器寶寶喜歡和愛護它的小朋友做朋友,希望小朋友輕輕的拿輕輕的放。我先請女小朋友上來選,再請男小朋友來選。請拿同種樂器的小朋友坐在一起。
2、聽音樂演奏。
(七)活動結束
今天開心嗎?可到現(xiàn)在也沒吃到餃子,你們想不想吃?那我們現(xiàn)在就去煮餃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思路清晰,環(huán)節(jié)緊湊,孩子們很感興趣,能夠積極創(chuàng)編動作,在搟餃子皮、煮餃子的動作創(chuàng)編中,孩子們積極性很高,表現(xiàn)的很開心、快樂。老師和孩子配合默契,很和諧。本次活動充分體現(xiàn)《綱要》中“孩子是活動的主體,老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的精神。前兩個目標完成的很好,第三個目標孩子們合作的不是很好,這與我們平時很少放手讓孩子自由合作有關,以后需多進行這方面的練習。
小百科:餃子,是中國傳統(tǒng)食物。餃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南陽人醫(yī)圣張仲景首先發(fā)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