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出自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讀(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意思是自己應退讓,使蘇軾能超過自己。后用“出人頭地”比喻超出一般人,在眾人之上。

意思是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出自《與梅圣俞書》。
近義詞:卓爾不群、鶴立雞群、高人一等、頭角崢嶸、出類拔萃、頭角嶄然、出頭露面、出一頭地、嶄露頭角
反義詞:庸庸碌碌、相形見絀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蘇東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少年時,他就飽讀詩書,二十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精通各種經(jīng)文史書,并且每天堅持寫作,數(shù)千言揮筆立就。
嘉祐二年,蘇東坡參加禮部組織的考試,在文章中談到朝廷的刑律不只是懲治腐惡,更要獎賞忠厚。主考官歐陽修看到后非常驚喜,很想定為第一,但又懷疑是自己門客曾鞏所寫,為避嫌疑而定為第二。接著他用《春秋》的義理來復試,蘇東坡考了第一。
蘇東坡在金鑾殿由皇帝親自出題面試又獲高中后,拿著自己寫的文章去拜見歐陽修。歐陽修笑著對梅圣俞說:“我們應當避開這個人,他將來是會出人頭地的。”
在場的人開始還不相信,頗有些議論紛紛,但時間長了,大家看到蘇軾的才能,不得不信服。
成語“出人頭地”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
他現(xiàn)在終于出人頭地了。
為了能讓爸爸出人頭地,奶奶省吃儉用供他讀書。
我們現(xiàn)在刻苦學習是為了將來能夠在社會上出人頭地。
為了出人頭地,他非常努力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