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獨之旅教案
一、課題導(dǎo)入
認識一位少年 見證一次成長
個頭長得高,比其他同齡的孩子高出但并不多,臉色紅潤,很健康,是一個女孩子的臉色。他生在長在油麻地,但他是油麻地的一個例外。他往油麻地孩子里一站,就很清地與油地的孩子們區(qū)別開來,像一簸箕黑芝麻中的一粒有光澤的白芝麻。
他是油麻地唯一有四季衣服的孩子,他是油麻地唯一扎皮帶的孩子,唯一騎自行車的孩子,是班里每次考第一的孩子。
(書寫課題,齊讀課題)
二、教學(xué)目標
1.理清情節(jié),把握課文主題。
2.品味孤獨,理解烘托、襯托的作用。
3.體味成長,學(xué)習描寫、對比的方法。
教學(xué)重點:理解主人公孤獨成長的心路里程。
教學(xué)難點:學(xué)習烘托、襯托、對比突出人物和主題的方法。
三、資料搜集
介紹作者
曹文軒,當代作家。1945年生于江蘇鹽城農(nóng)村。1974年考進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讀書,后留校任教。現(xiàn)任北京大學(xué)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著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本文節(jié)選自長篇小說《草房子》。
介紹《草房子》
可以說是中國當代一部比較有代表性的“成長小說”。它以九章二十余萬字的篇幅,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學(xué)為背景,描繪了幾個少男少女讀書、生活、成長的歷程,既彌漫著艱辛與苦痛,又閃爍著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介紹背景
一心想大財?shù)亩庞汉陀脦状朔e累下的財富購買了一條運貨的大船,用這些年賺得的一大筆錢,又從別人那里貸了一筆款,去城里了買下了一大船既便宜又好的貨,打算放在家中,慢慢地賣出去,賺出一筆更大的錢來。這天,裝滿貨物的大船行在了回油麻地的路上。杜雍和因喝酒,他的大木船在大河灣撞在了一個拖了七八條大鐵船的大拖駁上、船和貨都沉入水中。杜小康失學(xué)了,十多天不敢出門了。
四、感知“孤獨與成長”
1、理解題目的含義
杜小康和父親放鴨的孤獨的旅程,也是杜小康經(jīng)受磨煉的心靈成長的歷程。
2、用一句話概括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
杜小康經(jīng)歷與父親去蘆蕩放鴨的孤獨之旅而成長的故事。
3、從不同的角度理情節(jié)
(提示角度: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心理、技巧、邏輯等)
情節(jié)結(jié)構(gòu)的角度
開端:家道中落,隨父放鴨
發(fā)展:撐船趕鴨,初到葦蕩
高潮:葦蕩遇雨,經(jīng)受考驗
結(jié)局:小康成長,鴨們長大
杜小康心理活動的角度
不同階段不同心理感受
離開油麻地,出發(fā)時茫然和恐懼
到達目的地——蘆葦蕩 害怕和膽怯
在蘆葦蕩安靜下來 孤獨
在蘆葦蕩時間一久 不再忽然的恐慌
經(jīng)歷暴風雨后長大 堅強
技巧角度
不想離家,難忍孤獨(設(shè)懸)
經(jīng)暴風雨,成長起來(釋懸)
邏輯角度
孤獨——成長
五、探究“孤獨與成長”
直接描寫
孤獨:奇怪的是,他和父親之間的對話,變得越來越單調(diào),越來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對話,他們幾乎不知道再說些什么,而且,原先看來是必要的對話,現(xiàn)在也可以通過眼神或者干脆連眼神都不必給予,雙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語被大量地省略了。這種省略,只能進一步強化似乎滿世界都注滿了的孤獨。
成長:杜小康忘記了父親,朝一股鴨子追去。
他緊緊地跟隨著它們。(責任擔當)
他不停地用手撥著眼前的蘆葦。即使這樣,臉還是一次又一次 地被蘆葦葉割破了。
他感到腳鉆心地疼痛。他顧不得去察看一下。
他知道,這是頭年的蘆葦舊茬兒戳破了他的腳。(勇敢堅強)
他一邊追,一邊呼喚著他的鴨子。
杜小康搖搖頭:“還是分頭去找吧。”說完,就又走了。
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幾只鴨,但在蘆蕩里迷路了。
杜小康突然感到累極了,將一些蘆葦踩倒,躺了下來。
杜小康聞到了一股鴨身上的羽絨氣味。他把頭歪過去,幾乎把臉埋進了一只鴨的蓬松的羽毛里。(成熟理智)
環(huán)境烘托
孤獨:這才是真正的蘆蕩,是杜小康從未見過的蘆蕩。到達這里時,已是傍晚。當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蘆葦如綠色的浪潮直涌到天邊時,他害怕了——這是他出門以來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蘆蕩如萬重大山圍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種永遠逃不走的感覺。(這樣無邊無際的蘆蕩渲染了氣氛,更增添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恐懼和孤獨。)
成長:一早上,天就陰沉下來。天黑,河水也黑,蘆葦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覺得風也是黑的。臨近中午時,雷聲已如萬輛戰(zhàn)車從天邊滾動過來,過不一會,暴風雨就歇斯底里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仿佛世紀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風聲和千萬支蘆葦被風撅斷的咔嚓聲。(可怕的暴風雨讓本來孤獨恐懼的主人公更加陷入恐慌之中,但也正是有了這暴風雨,讓杜小康體驗了真正成長的過程,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側(cè)面襯托
孤獨:鴨們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們才忽然覺得自己已成了無家的漂游者了。它們將主人的船團團圍住,唯恐自己與這只唯一的使它們感到還有依托的小船分開。它們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覺絕不讓主人操心的樣子。有時,它們會將頭從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還在船上,才又將頭重新插回翅膀里。 (以鴨子“無家”“漂流”及對唯一的小船的依靠烘托出父子倆此時孤獨、恐懼、無依的心理。)
成長:這股鴨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們在轟隆隆的雷聲中,倉皇逃竄著。
然而這群平時很溫順的小東西,今天卻都瘋了一樣,只顧沒頭沒腦地亂竄。
鴨們東鉆西鉆,不一會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
那十幾只受了驚的鴨,居然寸步不離地挨著主人蹲了下來。
(用鴨群的驚慌來襯托暴風雨的兇猛,襯托杜小康的勇敢。)
前后對比
當杜小康回頭一看,已經(jīng)不見油麻地時,他居然對父親說:“我不去放鴨了,我要上岸回家……”
杜小康開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變得迫切,直至夜里做夢看到母親,哇哇大哭起來,將父親驚醒。
望著異鄉(xiāng)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親,想起桑桑和許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沒有哭。(杜小康想家前后的不同表現(xiàn)的對比突出他的成長)
六、討論“孤獨與成長”
1、課文突出杜小康的孤獨有什么作用
孤獨是杜小康成長的舞臺,孤獨是精神活動的密友,使杜小康得以審視自己的處境和靈魂,使杜小康成長起來。
2、成長的含義
成長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你從杜小康身上讀出哪些成長
暴風雨沖散鴨群,我沖出去忘記了父親,成長表現(xiàn)他有責任擔。
當臉刮破,腳傷,腳滴血,無邊蘆蕩找回鴨群,成長表現(xiàn)他的不怕困難,勇敢堅強。
思念母親,想念小伙伴,他沒哭,成長表現(xiàn)他成熟理智。
艱苦環(huán)境欣賞美景,看到鴨的欣喜,成長表現(xiàn)他是一個念念不忘求學(xué)上進,熱愛生活。
七、尋美“孤獨與成長”
再讀課文,感受詩意的美
小說語言清新優(yōu)美富有詩意,找出最美的句子讀一讀。
他盤腿坐在船頭上,望著一片茫茫的水這里的氣味,倒是很好聞的。萬頃蘆葦,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時,空氣里滿是清香。蘆葦叢中還有一種知名的香草,一縷一縷地摻雜在蘆葉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時地去用勁嗅著。
水邊的蘆葉里,飛著無數(shù)螢火蟲。有時,它們幾十只幾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見一只水鳥正浮在水面上。
(以景的美體現(xiàn)孩子心理的變化,映襯著杜小康的成長,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個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長這么大,還從未見過藍成這樣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這種美好的景色,恰恰襯托出主人公經(jīng)歷了暴風雨洗禮后,那種輕松、喜悅和平靜的心情,從而突出表現(xiàn)了杜小康從此變得對生活更加熱愛了,面對生活的考驗他更加堅強了。)
鴨們也長大了,長成了真正的鴨。它們的羽毛開始變得鮮亮,并且變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潑進了。公鴨們變得更加漂亮,深淺不一樣的藍羽、紫羽,在陽光下猶如軟緞一樣閃閃發(fā)光。 (以鴨子的成長象征著小康的成熟,深化了小說主題。)
八、總結(jié)“孤獨與成長”
景物描寫:①渲染氣氛②烘托人物形象
③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④深化作品主題
襯托對比:①豐滿人物②突出主題
九、延伸“孤獨與成長”:
鴨群下蛋了,杜小康復(fù)學(xué)了嗎?
他也不會忘記在蘆蕩 度過的那幾個月。那是一個荒無人煙的世界。天空、蘆蕩、大水、狂風、暴雨、孤獨、生病、寒冷、饑…這一切,既困擾磨難著社小康,但也在教育、啟示者小康。杜小康的鴨群誤吃幾個魚塘的魚苗,連鴨帶人被扣留,他沒有向人家哀求發(fā)怒,他反而覺得父親這樣做沒有必要的,因他們的鴨子吃掉了幾十戶人家的希望。父親被親戚用門板抬回來,杜小康給小伙伴們帶幾個鴨蛋回來了。
教師寄語
曹文軒說:“有些孤獨,其實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無法回避的元素。我們要成長,就不能不與這些孤獨結(jié)伴而行。”“少年時就有一種對待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有可能是一個強者。”
愿大家能像杜小康一樣面對孤獨,挑戰(zhàn)孤獨,戰(zhàn)勝孤獨,做生命的強者。
布置作業(yè)
1、完成小作文《我的孤獨之旅》學(xué)習烘托襯托對比的寫法。
2、課后閱讀曹文軒的《草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