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適是唐代邊塞詩人,他的詩歌作品主要以邊塞題材、贈別為主,代表作有《別董大二首》、《燕歌行》、《除夜作》、《塞上聽吹笛》等等,他和王昌齡、王之渙、高適三人一起被稱為“邊塞四詩人”。

高適屬于將門之后,他的祖父是唐代大將高侃,但高適在來到長安之后,并沒有得到出仕機會,直到四十九歲的時候,才被皇帝的特科選中,到安史之亂時,高適開始有機會擔任重要職位。高適的一生有些傳奇色彩,年青時期得不到重用,在五十歲之后開始建功立業(yè)、封侯拜相,比起那些一生郁郁不得志的詩人來說,還是比較幸運。
高適最著名的詩是《別董大》和《燕歌行》,《別董大》用一種慷慨大氣、豪放的方式來送別友人,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讓人記住了高適和董庭蘭。《燕歌行》是高適唱和他人所作的一首描寫戰(zhàn)爭的詩,氣氛悲壯淋漓,立意深刻含蓄,是唐代邊塞詩中的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