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哲學始終都是指引著人們走向正確道路的明燈。正確的哲學觀和價值觀,也是我們生活里必不可少的名師和良友。今天小書童就給大家?guī)硪恍┱軐W類書籍,希望大家可以在百忙之中,慢慢研讀~
哲學,在很多人眼里,是最“沒用”的。
那為什么要學哲學呢?
因為哲學能提高一個人的思考能力,它讓人的思維更加開放、更加有邏輯性、更加清晰、更加有批判性。
從這個角度講,哲學又是這個世界上最務實的學問。
01《哲學的故事》

威爾·杜蘭特
這是一本堪稱傳奇的哲學書。
它一出版就引起了世界轟動,不僅被譯成18種語言,還掀起了一股哲學熱,被全世界的人追捧。
小書童覺得,這本書之所以備受歡迎,是因為在這本書里,哲學家們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群體。
你可以清楚地觸摸到他們的思想,以及思想背后那不為人知的生活——康德思想嚴謹理性,生活上也很有規(guī)律,不管寫作、授課還是散步,他都有嚴格的時間;伏爾泰奉行思想自由,批判專制,因此他曾被流放和監(jiān)禁......
而在你讀著哲學家們生活趣事的過程中,哲學知識早已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你的大腦。
你會發(fā)現(xiàn),哲學旅程原來可以如此充滿趣味。
02《大問題》

羅伯特·所羅門
千萬別被這本書嚴肅的書名嚇到了,其實它非常簡單易懂,完全適用于哲學小白。首先,它從哲學最主要的問題出發(fā),幽默風趣地告訴你,什么是現(xiàn)實,生活的意義是什么,信仰是什么......
在這中間,你就能明白哲學家們千百年來究竟在思考什么,得了什么結(jié)論。
其次,小書童認為這本書的精彩還在于,根據(jù)問題衍生出了許多引人深思的例子——如果有一個“快樂箱”,進入這個箱子,就會感到特別快樂,幾乎所有進去的人都在箱里耗完了一生,那么你愿意跨進“快樂箱”嗎?
你如何向外星人解釋自己的存在呢......
小書童認為,當我們?nèi)ニ伎歼@些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已經(jīng)踏進了哲學的大門,生活中的各種煩心事也就變得不再重要了。
03《織夢的男孩》

杰克·鮑溫
如果你覺得哲學理論太過枯燥深奧,那么這本用小說形式寫就的哲學書,或許適合你。
故事中,十四歲的少年伊恩在夢中認識了一位智慧老人,這位老人引領著伊恩去探尋了各種有趣的哲學問題——
量子對我們而言和鬼魂對中世紀的人而言有什么區(qū)別呢?萬能的上帝能創(chuàng)造出一塊他舉不起來的石頭么?
我們?nèi)绾慰创嚯y......還有更多關于信仰、自由、靈魂、真實等問題。
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伊恩不斷地成長,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世界觀,也完成了一次圓滿的哲學之旅!
04《哥德爾、艾舍爾、巴赫》

[美]侯世達
集異璧-GEB,是數(shù)學家哥德爾、版畫家艾舍爾、音樂家巴赫三個名字的前綴。《哥德爾、艾舍爾、巴赫書:集異璧之大成》是在英語世界中有極高評價的科普著作,曾獲得普利策文學獎。
它通過對哥德爾的數(shù)理邏輯,艾舍爾的版畫和巴赫的音樂三者的綜合闡述,引人入勝地介紹了數(shù)理邏輯學、可計算理論、人工智能學、語言學、遺傳學、音樂、繪畫的理論等方面,構(gòu)思精巧、含義深刻、視野廣闊、富于哲學韻味。
中譯本前后費時十余年,譯者都是數(shù)學和哲學的專家,還得到原作者的直接參與,譯文嚴謹通達,特別是在原作者的幫助下,把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說法,盡可能轉(zhuǎn)換為中國文化的典故和說法,使這部譯本甚至可看作是一部新的創(chuàng)作,也是中外翻譯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
05《蘇菲的世界》

喬斯坦·賈德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
就這樣,在一位神秘導師的指導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了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跡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
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后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跡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06《愛的藝術(shù)》

[美] 艾里希·弗洛姆
《愛的藝術(shù)》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32種文字,在全世界暢銷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shù)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這本書中,弗洛姆認為,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發(fā)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達到一種創(chuàng)造傾向性,那么每種愛的試圖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么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弗洛姆進而提出,愛是一門藝術(shù),要求想要掌握這門藝術(shù)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并付出努力。在這里,愛不僅僅是狹隘的男女愛情,也并非通過磨練增進技巧即可獲得。愛是人格整體的展現(xiàn),要發(fā)展愛的能力,就需要努力發(fā)展自己的人格,并朝著有益的目標邁進。
07《存在與時間》

馬丁·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代表著作,1926年寫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不僅影響了此后多種重要哲學流派和重要哲學家,而且在文學批評、社會學、神學、心理學、政治學、法學等多種領域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本書批判了自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來把哲學當成知識,把存在當作存在者來研究的傳統(tǒng)。同時拋棄了近代以笛卡爾為代表的哲學研究中以認識為起點的方法。海德格爾哲學是從人的存在——此在入手,在對“存在”的追問中達到存在的意義的澄明。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所奠基的存在哲學無論在研究宗旨上還是在內(nèi)容上都意味著西方哲學的一次重大轉(zhuǎn)變。
08《鄉(xiāng)關何處》

野夫
《鄉(xiāng)關何處》是野夫作品,以外婆、大伯、瞎子哥等親朋好友為對象,將他們微小而傳奇的人生,以一種質(zhì)樸的深情娓娓道來。
外婆出身高貴,慈悲溫暖,卻一生遭遇悲慘(墳燈);大伯少年英姿勃發(fā)才華橫溢投身革命,愛情也隨之而來,但誰 知陰差陽錯,最終凄涼落寞孤獨走完一生(大伯的革命與愛情)……
在《鄉(xiāng)關何處》中,這等親朋好友,仿佛就這么站在你的面前,讓你感受他們的生命。在野夫講述他們或悲慘或傳奇的經(jīng)歷的同時,更多的展現(xiàn)了人們在時代變革下的堅韌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09《人生不過如此》

林語堂
在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情況下,成為一個自由而快樂的人。這就好比一臺戲,優(yōu)秀的演員明知其假,但卻能夠比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真實、更自然、更快樂地表達自己,表現(xiàn)自己。
人生亦復如此,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地度日,并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詩意。從某種程度上說,人生不完滿是常態(tài),而圓滿則是非常態(tài),就如同“月圓為少月缺為多”道理是一樣的。
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們就會很快變的通達起來,也逍遙自適多了,苦惱與晦暗也會隨風而去了。
10《人類理解論》

約翰•洛克
《人類理解論(上下中文導讀插圖版)》向讀者詳細和系統(tǒng)地論述了人類的理解活動(即理智和心智活動),闡釋了我們?yōu)楹慰梢灾鸩将@得我們能夠獲得的知識,并以此形成我們的信仰;以及為何我們不可避免地對知識的認知是有限度的;以及為何我們的知識是可以增進的(盡管我們對知識的認知有限度)。
作者約翰·洛克與大衛(wèi)·休謨、喬治·貝克萊三人被列為英國經(jīng)驗主義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