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癬也稱濕疹,西醫(yī)稱為小兒濕疹,奶癬的患兒常有家族的過敏史,多見于人工喂養(yǎng)的孩子。奶癬的部位常好發(fā)于顏面部,多從兩頰開始,逐漸侵犯到額部、眉間、頭皮等,容易反復發(fā)作。嚴重的可以牽扯到頸部、肩胛部,有的可以變到全身。奶癬的皮膚形態(tài)多樣,分部也比較對稱,有時候時重時輕。

1、奶癬是什么?
小兒濕疹,是一種慢性反復性炎癥性的皮膚疾病,皮損部位主要是面頰、眉部、耳后、頭皮及臀部等,伴隨著皮疹的狀況出現(xiàn)。寶寶出現(xiàn)這種皮膚炎癥有一定的時間性,一般在斷奶后會有所好轉,所以有的人又稱之為“奶癬”。大部分的小兒濕疹屬于特應性皮炎。誘發(fā)濕疹的因素包括皮膚屏障障礙,遺傳體質,環(huán)境誘發(fā),飲食、免疫調節(jié)紊亂等。其中,皮膚屏障功能障礙是導致濕疹的主要原因。
2、濕疹是寶媽們的頭號公敵嗎?
皮膚,是寶寶抵抗外界刺激的第一道防線。由于寶寶的皮膚嬌嫩,角質層偏薄,皮脂腺功能還不完善,皮脂分泌較少,皮膚屏障容易受損,便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誘發(fā)濕疹。所以濕疹多發(fā)于嬰兒時期,濕疹的癥狀一般會在孩子出生后1-3個月內出現(xiàn),等到開始添加輔食,情況會慢慢地變好,大部分患兒2歲以內可愈。
發(fā)病初期,寶寶的皮膚上會出現(xiàn)逐漸增多的小紅疹,繼而發(fā)展成小水皰,水皰糜爛后滲出的液體會結成黃色的鱗屑和痂皮,經常會反復發(fā)作。這個時候,嬰兒全身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xiàn)這種皮膚炎癥。其中,臉部、耳部、手部、小腿和肛門是多發(fā)的部位。發(fā)疹常表現(xiàn)為瘙癢難耐,反復發(fā)作,引起寶寶躁動不安,夜間尤為明顯,影響寶寶睡眠。目前,還沒有什么特效藥可以根治濕疹,但是可以控制,也可以自愈,治愈后一般不留痕跡。
3、控制濕疹的關鍵是什么?
1.涂抹藥物。治療和控制濕疹的一線用藥——糖皮質激素。很多家長對激素類藥物很抵觸,認為激素副作用很大。其實治療濕疹的激素藥物是外用的,根據(jù)多年臨床應用的經驗,外用藥物全身吸收量極少,正常的用藥量副作用很小,所以合理使用激素治療濕疹利大于弊。
一般濕疹選用的是弱中效激素軟膏(如地奈德、糠酸莫米松),在寶寶洗澡后,皮膚水分還沒有完全干的時候涂抹患處效果更佳。不要一看到濕疹差不多好,就馬上停藥,這樣更容易反復發(fā)疹。
涂抹激素類軟膏

2.保濕劑。治療濕疹的整個過程,都必須給寶寶的皮膚做好保濕工作。保護皮膚屏障功能,就得從鎖住寶寶皮膚上的水分開始。保濕不能偷懶,次數(shù)和用量都得足。濕疹治療的后期,保濕劑的使用還可以減少激素的用藥量。保濕劑的選用,建議春夏選擇輕薄的乳液,秋冬選擇滋潤的潤膚霜或潤膚膏。
4、家庭日常護理濕疹要注意什么?
1.不要給濕疹寶寶穿太多的衣服,悶熱的環(huán)境會讓寶寶感到很不舒服,捂的過多也容易加重病情,也不能讓他們在陽光下直接曝曬。
2.寶寶難以忍受濕疹的瘙癢可能會控制不住去撓小紅疹,媽媽們要注意給寶寶勤洗手、勤剪指甲,減少皮膚感染和被自己抓傷的機會。
3.家里要保持通風和清潔,溫度不宜過高。如果有寵物的話,在寶寶濕疹期間最好送走,不要讓塵埃等臟東西刺激到孩子嬌嫩的皮膚。
3.盡量查找過敏源,盡量避免寶寶再次接觸到過敏源。
4.給濕疹的寶寶洗澡時要注意控制水溫,溫度過高可能會讓皮膚變的更脆弱,建議用清水進行沖洗,避免刺激性強的肥皂和沐浴液。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洗完后立刻給寶寶擦干身體,可以涂上嬰兒用的保濕霜。
5.給濕疹寶寶穿棉質的衣服,用棉質的被褥,兩者都要保持清潔舒適。盡量不要讓寶寶接觸化纖、羊毛、絲等有刺激性的材料。
6.嬰兒濕疹容易反復,媽媽在寶寶患濕疹期間最要緊的就是調整好心態(tài)接受正規(guī)治療,根據(jù)醫(yī)生的囑咐按時給寶寶涂藥,不要自作主張隨意用藥和停藥。
7.濕疹治療期間避免接受卡介苗等疫苗注射,等寶寶濕疹痊愈之后再進行預防接種。

5、飲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1.嬰兒時期盡量給寶寶喂母乳,如果沒有母乳可以喝對應階段的配方奶粉。
2.媽媽們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盡量避開容易過敏的食材。一歲以內的寶寶最好不要吃蛋清、螃蟹等易引發(fā)過敏的動物性輔食,還有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水果和蔬菜如:菠蘿、芒果、海帶等,也不要讓寶寶過早食用。
3.哺乳期的媽媽要格外注意,有些食物媽媽吃下后通過奶水過給寶寶,也容易導致孩子患上濕疹,如:巧克力、魚蝦蟹、酒水等。如果寶寶出現(xiàn)過敏癥狀,正在哺乳的媽媽要立即忌口。
4.孩子的輔食要做的清淡可口易消化,減少鹽分,防止體液堆積。媽媽們也控制好孩子的體重,因為嬰兒濕疹更喜歡找胖寶寶。
5.通過飲食調理配置治療,能夠有效的控制病情,癥狀也會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而逐漸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