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6個月的寶寶都會爬了,我家寶寶8個月了還不會怎么辦?”
“我家寶寶不會爬,只會后退,是不是發(fā)育遲緩?”
“寶寶想爬,但是不會爬,我們該怎么干預啊?”
擔心完寶寶抬頭不好、翻身不溜,到7、8個月大的時候,很多家長又開始擔心起不會爬行怎么辦?尤其是身邊同齡的寶寶或者比他還小的寶寶都會爬行時,通常會更加焦慮!當然,也有人說“誰誰誰小時候也不會爬,這不也考上大學了嘛!”到底需不需要關(guān)注寶寶會不會爬這件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guān)于寶寶爬行的那些事!

1、爬行的好處
首先我們要了解到,爬行是寶寶運動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一種極好的全身運動。
爬行能使全身各部位都參與活動,鍛煉肌力,為站立和行走做準備。
當寶寶爬行的時候,他需要昂首挺胸,上下肢支撐身體,動作要協(xié)調(diào)才能保持平衡。
由于姿勢需要經(jīng)常變換,還能促進小腦平衡功能的發(fā)育。
雖然會經(jīng)常聽到某某不會爬也會走了,但是這些孩子多會用其他辦法移動自己,比如屁股坐在地上向前蹭或者肚皮貼著地面滑動。
所以,寶寶爬行的階段家長們還是要重視起來的。
2、寶寶不會爬怎么辦?
寶寶不會爬行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沒有給寶寶創(chuàng)造爬行的環(huán)境。這是最為常見的原因,有些家長擔心寶寶磕著、碰著,擔心地上不衛(wèi)生,抱得多下地少,這就剝奪了寶寶鍛煉的權(quán)利。寶寶半歲以后,活動能力逐漸在增強,他們要通過自主活動,學習坐、爬、站、走。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學著放手,給寶寶準備一個活動的小天地。
障礙設置太多。有些爸爸媽媽過于著急,寶寶稍微有爬行的能力,就設置各種障礙物,試圖讓寶寶爬過去,想要看到更大的進步。障礙的設置超過寶寶的能力范圍,很大可能影響他爬行的樂趣。
發(fā)育遲緩。不僅針對爬行,其他大運動又或者伴隨精細運動、認知、語言等都有問題的寶寶,這種情況往往是腦發(fā)育異常的表現(xiàn),建議醫(yī)院及時就診。

3、如何引導寶寶爬行?
匍匐爬
匍匐爬是寶寶剛開始學習爬行階段的姿勢,指以腹部為支點,前臂觸地,將軀體向前拉。當然,剛學會爬行的寶寶,很多向后退,就是不往前爬,又或者撐著自己的身體原地打轉(zhuǎn)。其實,家長也不用擔心,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熟練之后,他知道如何往前爬。
鍛煉前提:進行匍匐爬行鍛煉之前,首先要滿足寶寶是不抗拒俯臥位的,同時抬頭可達90度,胸部能離開床面的。如果達不到的話,家長要積極找原因,是帶養(yǎng)問題還是發(fā)育問題。如果是帶養(yǎng)問題,家長要先從鍛煉寶寶趴開始,如果是發(fā)育問題,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鍛煉方法:寶寶俯臥位,在面前1米左右的距離放置一個他喜歡的或者色彩比較鮮艷的玩具,媽媽或者經(jīng)常帶寶寶的人在前面喊著寶寶的名字,引導他向前爬。
還可以用雙手頂著寶寶的兩只腳,給他一個幫助的力量,有助于他向前爬行。
這樣爬到玩具旁邊后,家長不要把玩具再繼續(xù)后移,引導他繼續(xù)爬行。等他能夠到玩具后,就把玩具給他,作為獎勵,讓他知道這是他通過爬行自己拿到的。

手膝位爬行
匍匐爬行逐漸熟練后,可以開始鍛煉寶寶手膝位爬行的能力了。
手膝位爬行有助于發(fā)展雙肩及雙腿的倆量,在爬的過程中發(fā)展對側(cè)的交替模式有助于寶寶從爬向步行轉(zhuǎn)化。
鍛煉方法:
寶寶俯臥位時,前臂支撐在地上,將寶寶軀干抱起來一些,人為的讓他呈手膝支撐位。
如果覺得比較累,也可以用床單或者大浴巾兜住寶寶的腹部和軀干,讓其呈手膝位。在支撐的時候,輕輕搖晃浴巾,逐漸減少自己的力量。
也可以通過設置障礙物,如枕頭、卷起的毯子或者大人的雙腿等,促進寶寶手膝位爬行的能力。
寶寶爬行的練習是循序漸進的,不要一次練得太累。寶寶學會爬行前,先表現(xiàn)后退或者轉(zhuǎn)圈都是正常的發(fā)育過程,爸爸媽媽們不用擔心。最好在地上鋪上爬行墊練習,不要在床上,床上相對較軟,會給練習增加一定的困難。
雖然寶寶的發(fā)育都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但是每個寶寶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規(guī)律,不要總是跟別的寶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