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體檢出貧血,可不可以不吃藥,通過食補?”
“孩子貧血了怎么辦?”
“孩子6個月了,一直母乳喂養(yǎng),要不要查查是否貧血呢?”
......
咨詢孩子貧血的爸爸媽媽特別多,有些問題還是有必要再跟家長們強調(diào)強調(diào)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缺鐵性貧血那些事!

一、貧血危害大,家長一定要重視
貧血的危害累積多系統(tǒng),并不是表面看上去只有血紅蛋白低。
貧血可導致:
皮膚黏膜(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蒼白,容易疲乏、不愛活動,大些的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頭暈、耳鳴;
肝、脾腫大。年齡越小、病程越久、貧血越重、腫大越明顯;
消化系統(tǒng):食欲減退,少數(shù)有異食癖;嘔吐、腹瀉;口腔炎、舌炎或舌頭萎縮等;
神經(jīng)系統(tǒng):煩躁不安或萎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心血管系統(tǒng):明顯貧血時會出現(xiàn)心率增快。
二、別等到孩子貧血后才想到補鐵
一旦孩子確診缺鐵性貧血或者出現(xiàn)上述某一項癥狀,這就說明孩子體內(nèi)鐵缺乏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
這個危害是隱匿的,不易被人察覺的。
就是這種情況下,很多家長不想讓孩子補充鐵劑,想通過食物來糾正。
這種想法切不可有。
已經(jīng)診斷缺鐵性貧血了,老老實實遵醫(yī)囑治療,可以配合飲食一起糾正,但不要指望完全靠食物。如果沒有貧血,可以通過食補來預防。

三、孩子貧血怎么辦?
缺鐵性貧血要遵醫(yī)囑補充鐵劑,一般鐵劑要服用至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后的6~8周(鐵劑補充謹遵醫(yī)囑,不得擅自服用)。
同時,還會配上維生素C來促進鐵劑的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液體補鐵劑容易造成牙齒暫時性變成灰黑色,最好喝藥之后讓孩子喝點水或者漱口;補鐵劑會引起大便變黑,家長無需擔心。

四、如何預防孩子貧血?
6個月及時添加富含鐵的糊狀食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明確表示:滿6月齡,在母乳喂養(yǎng)的基礎(chǔ)上,添加輔食。文中也著重強調(diào),從一種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如強化鐵嬰兒米粉、肉泥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
剛添加輔食時,可以選擇強化鐵的米粉,調(diào)成糊狀,寶寶食用3天后沒有過敏的癥狀出現(xiàn),再給他添加新的泥狀輔食,如土豆泥、南瓜泥等。
富鐵的食物還有動物肝臟、 畜禽肉類、動物血制品等。菠菜等綠葉蔬菜中雖然含鐵豐富,但是吸收率不高,不算是補鐵的最佳食物。
配合食用富含VC的蔬菜水果
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孩子在食用富鐵食物同時可以給他準備一些富含VC的蔬果,比如冬棗、草莓、櫻桃、橙子、橘子、柚子、獼猴桃、白菜等等。
對于早產(chǎn)兒
根據(jù)2011年WHO的“低-中等收入國家低出生體重兒喂養(yǎng)指南”和2009我國“早產(chǎn)/低出生體重兒喂養(yǎng)建議”,早產(chǎn)兒生后2~4周需開始補充鐵2mg/(Kg·d),直至糾正年齡1歲(具體用量遵醫(yī)生醫(yī)囑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