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到了換季,很多家長和長輩就生怕孩子穿衣不當(dāng)而生病。
其實,衣服最主要功能的是保暖和遮蓋隱私部位。天氣轉(zhuǎn)涼了,增加一些衣服沒有錯,因為要保證孩子的舒適度,不能讓孩子凍得難受。
而在孩子已經(jīng)不冷的情況下,再多穿點,并不會讓孩子少生病。因為多穿衣服并不能幫助孩子抵御病毒或細(xì)菌感染。相反,讓孩子過多得穿衣服,還會因為過熱而讓孩子不適、甚至因為過熱發(fā)生危險。
所以,想讓孩子少生病,不能指望著通過穿衣服來實現(xiàn)。想讓孩子少生病,可以做的是:
母乳喂養(yǎng)
接種疫苗
健康均衡飲食、充足睡眠、積極運動
養(yǎng)成勤洗手等良好個人衛(wèi)生習(xí)慣
孩子穿衣服,真正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舒適度。
避免過冷或過熱,根據(jù)實際情況判斷冷熱,及時增減衣物。判斷孩子冷熱,不能是大人主觀上覺得孩子冷還是熱,而是要去感知一下孩子是真的冷還是真的熱。比較簡單的辦法是摸一下孩子的胸口或后脖頸。
如果摸起來干爽溫暖,說明剛剛好。如果摸起來覺得燙,潮乎乎有汗,臉上看著紅通通,頭發(fā)也濕了,甚至呼吸很急促,那是過熱了,得及時脫去一些衣物,減少穿蓋。
平時感知孩子冷熱不要通過摸手、腳的溫度來判斷。因為肢端本身就比身體溫度涼一些。如果手腳都已經(jīng)是燙的,甚至還有汗,那就已經(jīng)過熱了。
除了根據(jù)實際情況判斷,還有一些大致的穿衣原則可以參考。比如,3月齡以內(nèi)小嬰兒,可以參考父母的穿衣厚度,然后再加一層來保暖。而周歲后的孩子穿衣服,基本就與父母穿衣厚度差不多就行;如果孩子活動量大,那就要比大人穿得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