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體重為3kg,但出生時體重達2.5 kg就屬正常;5個月體重達到6kg左右;1歲時體重平均為9kg;以后體重增加的規(guī)律為:體重(kg)=年齡×2+8。如果寶寶體重達不到標準體重的最低值,家長應仔細找到癥結所在,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下面請看寶寶體檢體重不達標怎么辦?

一歲以后,母乳的營養(yǎng)已經(jīng)不能滿足寶寶的身體發(fā)育需求了,單純的母乳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解決方法:
所以要做好母乳、輔食以及其他食物的合理配比。

寶寶慢慢地會走了,活動能力不斷增強,需要更多的食物來補充體力,有時會因為父母的忽略而得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
解決方法:
所以要計劃添加足夠熱量的食物。

寶寶需要有規(guī)律的喂哺,等到餓了再喂,寶寶的胃口已經(jīng)受到了傷害;有時飲食時間延遲過長,也會讓寶寶的胃口沒了知覺。
解決方法:
所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盡可能每天都在同一時間吃飯。

寶寶的食物沒有足夠的營養(yǎng)和能量,就無法幫助他正常發(fā)育。比如說脂肪過低食物;低熱量食物(比如人工甜品);低營養(yǎng)食物(比如垃圾食物,過分加工過的食物)。
解決方法:
為此一定要關注食物熱量與營養(yǎng)的均衡搭配。另外,建議多用煮、蒸、燉等以水為介質的方式來烹飪食物。

有些寶寶還沒有做好自己吃飯的準備,掌握吃飯技巧的同時,還要滿足食欲,這對寶寶來說是個難題。
解決方法:
所以,父母要盡可能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寶寶吃飯。如果一味催促,寶寶不會為自己考慮,即使還很餓,也會離開桌子。

吃飯前的零食會讓寶寶的小胃口沒有心情再去品嘗美食。
解決方法:
好好調整零食的添加時段:早中餐之間、中晚餐之間、睡覺之前。

有的寶寶習慣于邊看電視邊吃飯,或是邊玩邊吃,總要家長追在身邊喂飯,這樣不僅飯吃得少,還不利于消化吸收。
解決方法:
因此吃飯的環(huán)境一定要安靜,盡可能避免外物打擾,便于寶寶安心吃飯。

很多生理疾病都會導致寶寶體重過輕,比如耳部感染、哮喘、消化疾病、新陳代謝紊亂、鐵鋅缺乏、寄生蟲病、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等,寶寶會表現(xiàn)出饑餓,或者吃得多,但體重還是下降,而且體質虛弱。同時還有一些藥物:比如抗生素,也會損害寶寶的胃口。
解決方法:
向醫(yī)生咨詢這些問題,找到正確治療方法,保護寶寶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