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情商”一詞越來越受到關(guān)注,情商高的孩子越來越受歡迎。
然而,大家對“情商”的誤解也越來越深。
似乎,嘴甜、愛說話成為情商高的一個標準。
對不起,“情商”的涵義遠不止于此喔。

情商是什么呢?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指出,情商包含五個方面:
認識自我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識別他人情緒、處理人際關(guān)系。
人際關(guān)系大師約翰·戈特曼則在《培養(yǎng)高情商的孩子》一書中寫道:
“對于孩子而言,情商意味著擁有克制沖動的能力、延遲滿足的能力、激勵自己的能力、讀懂他人社交提示的能力和應對生活中高潮與低谷的能力。”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情商高的孩子都具備哪些特質(zhì)呢?
01
說話讓人舒服,不戳人痛處
周末,侄女來我家,在海邊撿貝殼、挖沙子,玩得不亦樂乎。
臨走的時候,大家問她:“喜歡大姑家嗎?”
侄女立刻回答:“喜歡,超級喜歡,可以吃螃蟹,還可以跟妹妹一起在海邊挖沙子。”
不是單純的一句喜歡,還說出了很多細節(jié),聽起來讓人覺得很舒服,頓時心生歡喜。
隨后,老公不免俗氣了一把,問她:“那你喜歡小姑家還是大姑家呀?”
侄女想了想說:“都喜歡,喜歡去小姑家跟哥哥一起畫畫,喜歡在大姑家跟妹妹一起去海邊挖沙子。”
兩句話,說得大人和兩個孩子都超級開心。

高情商的蔡康永曾經(jīng)說過:好好說話,是最基本的善良。
好好說話,不僅包括說一些暖心的話讓人聽著舒服,還包括懷揣著一顆善良的心,不戳人痛處。
不隨意嘲笑那個身處困境的人,不在不合時宜的場合揭別人的傷疤,即使吵架也不要隨口說出傷人的話……
在言語上給予尊重,讓人聽后如沐春風,是一種禮貌,更是一種修養(yǎng)。
02
風趣幽默,擅于化解尷尬
作家劉繼榮寫過一篇《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文中的女兒是個情商很高的女孩。
她有點小幽默,面對父親的玩笑話:“孩子,你怎么就不是個神童呢”,會幽默地懟回去:“老爸,因為你不是神父啊。”
這種幽默也讓她輕松地化解了一些小尷尬。
在一次郊游中,班級里兩個小男孩同時夾住盤子里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也不愿意平分,大人們連哄帶勸依然不奏效。
最后,女兒提出用擲硬幣的方式,僵局輕松化解了。
后來,在郊游返回途中遇到堵車,大人們有點不耐煩,孩子們更是變得很焦躁,女兒又開始給大家講各種笑話,一個接一個,車里的氛圍變得開心又融洽。
她還剪了很多彩色的小動物,送給同學們,讓大家擁有了一個美好的旅途回憶。

黃渤曾在一場《誰會拒絕一個幽默的人》的演講中提到,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讓人尷尬,善于化解一些可能的尷尬場景。
生活中多一點幽默,無論是自嘲還是機智,會讓相處變得更為輕松愉快。
03
情緒管理能力強,善于自我調(diào)節(jié)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5》中,陳小春對兒子Jasper的那一聲怒吼嗎?
Hurry up!
每次想起這個畫面,心中都禁不住發(fā)怵,滿屏炸裂的聲音呼嘯而來。
然而,小小的Jasper卻沒有因為父親的怒吼而變得情緒低落,或是像父親那樣大吼大叫,而是操著一口小奶音淡定地問陳小春:
“Can you stop angry now?”

這一幕不僅看呆了一眾吃瓜群眾,更是讓陳小春很戳心,他說:
“我從來沒想過他會跟我有那個對話,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那段話。”
后來,他趕緊給兒子道歉,并在后面的節(jié)目中有意識地去跟兒子溫柔相處,并一點點走進兒子的心。
情緒管理能力,是情商的核心。
一方面要敏銳地感知和察覺到別人的情緒,另一方面要在認清自己情緒的基礎(chǔ)上,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Jasper超強的情緒管理能力,給了父子倆一次靠近彼此的機會。

04
具有同理心,社交能力強
兒子班上有個小女生在幼兒園特別受歡迎,朋友緣很好。
有次班級里選一位“最喜歡的同學”,這個小女生高票當選。
我問兒子,這個女生哪里好,兒子手舞足蹈地講了兩個小時。
女孩會記下每個人的喜好。
喜歡看《小豬佩奇》還是《熊出沒》,喜歡芭比娃娃還是愛莎公主,喜歡藍色還是黃色……
在小朋友們生日的時候,會根據(jù)“小壽星”的喜好來挑選禮物。
她超級喜歡贊美別人,“你今天這件衣服好漂亮”“你的新發(fā)型好酷”“你媽媽看起來好年輕”……總是毫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
她還特別細心和貼心。
兒子有次不開心,在大家玩耍的時候默默坐在角落里發(fā)呆,女孩主動過去開解他:“不開心的時候就去吃好吃的,或者想一些好玩的事情”,還叫了幾個小伙伴一起過來跟兒子玩游戲。

處理好人際關(guān)系,是“情商”概念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與人交往中,掌握一些社交小技巧,富有同理心,多多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會拉近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
成為社交小達人,是高情商的關(guān)鍵。
05
內(nèi)心強大,保持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
電影《奇跡男孩》中,天生臉部畸形的小男孩奧吉,一出生就面臨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困境。
后來進入學校,又感受到了來自同伴的嘲笑和排擠,甚至聽到女同學說“碰到他會傳染上病菌”,聽到自己的好朋友在背后對他充滿了鄙視“如果我長成他那樣,我覺得我會自殺”。

生活一個挫折接著一個挫折,他懊惱極了。
但是后來,在父母的鼓勵下,他勇敢地面對挫折,選擇積極地融入學校生活,甚至會幽默地跟好朋友說:
“我是整過容的,整了很多次才這么帥。”憑借自己的勇氣和善良,奧吉一點點去感染身邊的人,一步步獲得友誼和尊重,并獲得了學校的畢業(yè)勛章,成為人們心中的“奇跡男孩”。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的人生路也都是不完美的。
面對自己的缺點,面對人生路上的挫折,保持一份積極樂觀的狀態(tài),不去一味地抱怨和指責,而是坦然接受命運的洗禮,并在披荊斬棘中保有一顆向上的初心,不斷激勵自己前行。
在每一次跌倒后,微笑著站起來,跟自己說一聲:加油,你可以的!
情商的提升,是一個慢慢累積和內(nèi)化的過程。
孩子在與父母的相處中,會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并從父母的言談舉止中去學習和模仿如何跟別人交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商教練。
杜江是出了名的高情商,會時刻對老婆和兒子說愛,會在接受采訪時回答:“出門拍戲時,比起兒子,我最想念的還是老婆。”
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嗯哼才會成為公認的高情商小暖男,會貼心地說“媽媽是小公主”,“我怕媽媽喝了冰的會感冒”,會隨時跟爸爸媽媽說“我愛你”。

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從我們成為爸爸媽媽那一刻起,我們總是希望那個小小的人兒:
能夠快樂地擁抱這個大大的世界,遇見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遇見一個攜手一生的伴侶,遇見真正的自己,擁有一段溫暖而充盈的人生。
而情商,或許是成就溫暖人生最好的助力。
親愛的爸爸媽媽,此刻起,做好孩子的情商教練,讓他們自信滿滿地面對未來,一路跌跌撞撞,一路勇敢前行,微笑著迎接自己的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