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派:新生少,老師容易照顧
除了怕耽擱寶寶的上學年齡,家長們最擔心的還是孩子融入集體生活的情況。
不少家長認為“寶寶提前插班入園,不僅能避免開學時的哭鬧扎堆,還會得到老師的特別關照。”認為寶寶在幼兒園里有一個短暫的適應過渡期,可以解決開學時寶寶的“入園不適應”現(xiàn)象。
秋季派:早春插班,寶寶易生病
初春天氣忽冷忽熱,再加上新生身心兩方面的不適應,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可能更加容易生病。
部分家長反映,新入園的寶寶很容易因心理問題及對集體生活的不適應而導致頻繁尿褲,而這個季節(jié)衣著較厚,產(chǎn)生了不少麻煩。
專家看法:春季秋季分別不大
究竟春季入園與秋季入園哪個對孩子更為適合呢?幼兒園跟小學不同,沒有系統(tǒng)的知識學習,幼兒園的學習主要是手段,激發(fā)興趣,形成良好習慣,培養(yǎng)健康的身心是重點。
針對插班寶寶容易產(chǎn)生孤獨情緒,插班寶寶看到同學和老師相處得順利,而自己對一切都感到陌生,開始會產(chǎn)生自卑感,甚至懷疑自己。不過,只要家長、老師及時給予鼓勵,這種心理會很快消失。“不論春季秋季,都會有寶寶出現(xiàn)‘入園不適應癥’。”
寶寶和父母提前入園做半日親子活動等適應課程,對減輕寶寶“入園不適應癥”很有幫助:“父母帶寶寶到幼兒園熟悉環(huán)境,參觀教室、臥室和活動室等各種場地,在園內(nèi)停留一兩個小時,讓寶寶適應園內(nèi)的集體生活規(guī)律。”
很多孩子的感冒是給大人捂出來的。幼兒園游戲多、活動量大,孩子本身都好動,穿得太多,很容易出汗,汗?jié)窳艘路瑳鰶龅馁N在身上,就容易受寒著涼。另外,穿衣太多、穿脫不方便也給孩子在幼兒園午睡增添了感冒的概率。
選擇上幼兒園的最佳時機,需綜合考慮孩子的年齡、性格等因素。畢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更利于寶寶培養(yǎng)自信心。
入園最佳年齡:2.5-3歲
“3歲是孩子入園最佳年齡。”3歲的孩子生活上基本能夠自理,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愿望。2歲以下的寶寶依賴性還很強,適應能力也較差,勉強送園對孩子身心健康發(fā)育不利。
幼兒入園的最佳年齡是2.5-3歲,尤其對父母依賴性很強,適應能力較差的寶寶最好等到滿3歲才入園,適應性強的可考慮2.5歲插班。”
家長可以考察孩子:是否能分清人的稱呼;是否能辨認方向;是否掌握基本日常生活用語的表達;是否掌握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吃飯、洗手、穿衣服……以此檢驗孩子心智成熟程度,并作為是否適合入讀幼兒園的參考。如果寶寶能達到上述標準,說明具備基本能力,是時候入園了。
■入園攻略
1、環(huán)境:園址安靜、空氣清新,園內(nèi)有較高的綠化率;活動室光線充足、空氣流通、色調(diào)柔和;游戲室應由塑料泡沫鋪地,玩具設備器械等應以啟發(fā)性大、危險性小的為宜;園舍最好不要超過三層;園方提供每周的飲食安排表。
2、服務:定期對玩具和其他用品進行消毒,餐具每次用過都消毒,孩子都有自己專用的茶杯、毛巾。除了游戲、樓梯等設施的安全外,還應考察幼兒園門衛(wèi)把關是否嚴格,接送孩子的交接班工作是否完善。
3、教師:教師是否尊重孩子,是否有耐心,是否有熱情。
師生比例根據(jù)幼教大綱要求,全日制幼兒園每班應配設2名教師、1名保育員;寄宿制幼兒園每班應配設2名教師和2名保育員。小班人數(shù)為20-25名,中班為20-30名,大班為30-35名,混合班和寄宿制幼兒園各班人數(shù)應相應減少。
幼兒園教學應注重通過游戲、音樂、繪畫等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達到德、智、體的兼顧,認字、識數(shù)等不應占教學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