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第一步:補鈣原由
鈣是構成牙齒和骨骼的重要材料。除了維持母體本身的需要,胎兒所需要的鈣也通過母體獲得。當母體鈣攝入不足時,將動員母體骨鈣以維持鈣從母體向胎兒的轉運。因此孕期母體鈣供給充足與否非常重要。
哪些因素造成孕期缺鈣?
1、胎兒生長發(fā)育需要的鈣量增多。
2、孕期母體全身循環(huán)血量增加,血鈣濃度相對稀釋降低。
3、腎小球濾過率增加,使尿鈣排泄增多。
4、孕期營養(yǎng)不良,或日常接觸陽光過少時,容易導致維生素D缺乏,從而引|起缺鈣。
5、孕期雌激素的相對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母體對骨鈣的吸收。
孕期缺鈣會有什么后果呢?
嚴重時母體骨骼和牙齒會疏松,引起腓腸肌痙攣、腰腿痛、關節(jié)痛等,甚而導致骨質軟化癥、骨盆變形,造成難產。
胎兒發(fā)育得不到滿足,易發(fā)生新生兒先天性喉軟骨軟化病。嚴重缺鈣時,出生后極易患顱骨軟化、方顱、囟門閉合晚、毛發(fā)稀疏、枕禿、夜驚、長牙晚、肋骨串珠、雞胸或佝僂病、學步遲、體弱多病等等。
2、第二步:補多少
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鈣推薦攝入量:
備孕至孕早期(1-3個月),1000mg/天;
孕中后期(4個月后)至哺乳期,1200mg/天。
3、第三步:怎么補
1) 從食物中攝入鈣
我國傳統膳食每天供應鈣質400-500mg,孕期宜均衡飲食,注意攝取富鈣食物。
牛奶及其制品是膳食鈣的最好來源,大豆及其制品也是鈣的很好來源,深綠色蔬菜和菜花也含較多的鈣。莧菜、菠菜和空心菜雖然含鈣量高,但因含草酸較多,吸收率較低。
常見食物中鈣的含量(mg/100g可食部)

芝麻、蝦皮、連骨小魚等雖然含鈣量高,但日常攝入量有限,對膳食鈣的貢獻較小。
獲得1000mg鈣的食物組合舉例

2) 常常來個“日光浴”
保證適量的戶外活動,接受紫外線的照射,可以使體內產生維生素D,幫助準媽媽體內鈣吸收。

維生素D3可以使進入人體內的鈣吸收提供30-80%,日照充足的季節(jié)和地區(qū),戶外活動可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每1cm2皮膚照射半小時約可產生20IU/L的維生素D,一般30分鐘到1小時即可,夏季在樹蔭下可起到較好效果,不可暴曬。紫外線UVB不能穿透玻璃,所以室內曬太陽要打開窗戶照射。
妊娠早期維生素D攝入量為200IU/d(5ug/d),妊娠中晚期維生素D攝入量為400IU/d(10ug/d),此攝入量包括日光照射、食物及額外補充。
妊娠后期為秋冬季的孕媽媽適宜補充維生素D 400-1000 IU/d(10-25ug/d)。
3)適量體力活動促進鈣利用
適量體力活動促使鈣沉淀在骨骼,利于其利用。
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戶外運動30-40分鐘,就能幫助鈣的吸收和利用哦。

4、第四步:合理選擇鈣劑
孕期鈣的供給盡可能來自食物,保證富鈣食物的攝入。如果食物不能滿足需要輔用鈣劑的,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目前市面孕婦用鈣劑

小提示
1、鈣對鐵的吸收有抑制作用,每日補鈣應與補鐵在時間上分開。
2、為促進鈣質吸收,建議同食物一起服用,或飯后立即服用。因為胃腸道中有食物,鈣質吸收會更好。
3、服用鈣劑期間應避免含酒精及咖啡因飲料,避免吸煙,均會抑制鈣劑吸收。
4、避免大量進食富含纖維的食物,因其能抑制鈣的吸收,因鈣與纖維素結合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
5、鈣片會引起胃腸不適、便秘或者惡心,可選擇不同品牌或劑型的鈣,如咀嚼片、泡騰片等。
6、碳酸鈣會增加尿路草酸鈣結晶、結石形成風險。有泌尿系結石的孕媽媽建議選擇枸櫞酸鈣。
7、服用鈣劑同時要充分飲水。
8、孕媽媽如果血糖異常,建議避免使用葡萄糖酸鈣。胃酸缺乏者建議選枸櫞酸鈣。
小提示:
服用鈣劑和維生素D類藥物補充劑時,需要監(jiān)測血鈣、尿鈣、有條件的單位可以血清25-OHD(25羥維生素D)濃度,酌情調整劑量,維持正常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