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準媽媽,沉浸在幸福中的時候,有些小煩惱卻不期而遇。便秘在孕期很常見,尤其孕晚期更加嚴重。是什么原因導致孕期功能性便秘?孕婦便秘怎么辦?今天寶貝網(wǎng)小編為您支招啦~~

1.必須滿足以下2條或多條:
a、至少25%的排便費力;
b、至少25%的排便為塊狀或硬便;
c、至少25%的排便有不盡感;
d、至少25%的排便有肛門直腸梗阻感和(或)阻塞感;
e、至少25%的排便需要用手操作(如手指輔助排便、盆底支撐排便)以促進排便;
f、每周排便少于3次。
2.不用瀉藥幾乎沒有稀便
3.不符合腸易激惹綜合征的診斷標準
注:診斷前癥狀出現(xiàn)至少6個月,且近3個月癥狀符合以上診斷標準。

1、激素作用:孕激素、生長抑素分泌增多、胃動素分泌減少導致結腸傳輸時間延長;
2、機械性因素:子宮增大致腸道運動障礙;膈肌、腹肌運動受限導致排便缺乏動力等;
3、結腸水分吸收增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分泌增加,腸道蠕動減慢,均導致結腸水分吸收、大便秘結;
4、藥物因素:解痙藥硫酸鎂以及鐵劑的應用等;
5、飲食、活動因素: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活動量減少,均不利于結腸蠕動。
激素水平變化是孕期功能性便秘最主要的原因。


1.保證飲水量
體內(nèi)水分如補充不足,會加重便秘。每天至少飲水1.5-2.0升,不要等渴了再喝水。每天早晨起床后先空腹喝一杯溫開水,有利于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排便。水類以白開水最佳,如準媽媽不習慣喝,可以嘗試在水中加入少量檸檬、橙汁、蜂蜜或紅棗調(diào)味。
2.攝入充足膳食纖維
高膳食纖維在腸道中吸收水分,增加糞便體積和重量,刺激腸道蠕動,推進糞便排出。膳食纖維建議攝入量為25-30克/天。全谷物、豆類、水果、蔬菜及馬鈴薯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堅果和種子中的含量也很高。全谷物食物中主要的膳食纖維來源于谷物表皮。
每天如主食中三分之一左右為全谷物,500克蔬菜,100克菇類,適量海藻類,200克水果,10-15克堅果,當天膳食纖維可達25-30克。

自制膳食纖維豐富主食小妙招:
1、大米與黑米等雜糧比例2:1混合淘洗干凈加適量水后放入電飯鍋;
2、放置一個支架,將玉米、薯類等膳食纖維豐富的主食切成小塊裝盤放在支架上;
3、開啟電飯煲煮飯功能等待煮熟。這樣就可以保證一天兩餐主食都有全谷物或薯類了。

3.適量攝入含益生菌的食物
雙歧桿菌、乳酸菌、嗜熱鏈球菌、保加利亞乳桿菌等益生菌,可到達腸道并定植,長期食用可抑制有害菌生長,平衡腸道生態(tài)。益生菌的代謝產(chǎn)物如短鏈脂肪酸能刺激腸道蠕動、從而縮短結腸通過時間,改善便秘。
需要注意的是,益生菌作用于腸道微生態(tài)的結果,需要一定的時間才有效果。孕媽媽每天可以適量進食富含益生菌的酸奶、發(fā)酵奶酪等食物。必要時可視身體情況酌情服用腸道菌群調(diào)整藥物。

4.適量運動
孕期運動可促進胃腸蠕動,改善便秘。無運動禁忌的準媽媽,可根據(jù)場地及興趣進行適度的規(guī)律運動。如散步、游泳、瑜伽、健身操等。運動時間的長短應遵循個體化和循序漸進的原則。

5.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結腸活動在晨醒和餐后時最為活躍,建議患者在晨起或餐后兩小時內(nèi)嘗試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切忌忍著不排便,有便意就去廁所排便。
科學研究表明,人體最健康的排泄角度是上身與大腿間保持35度,也就是蹲著的狀態(tài),而坐在馬桶上,通常是80~90度,這個角度容易阻擋腸道暢通,可能會造成便秘、痔瘡、腸燥癥等。可以借助馬桶凳將身體調(diào)整至最佳角度。

6.合理使用通便藥物
若短期出現(xiàn)便秘癥狀通過上述調(diào)整生活方式無效時,可酌情使用通便藥治療以減少便秘發(fā)生,避免誘發(fā)早產(chǎn)、腸梗阻、痔瘡以及其他肛腸疾病等,提高生活質(zhì)量。
理想的通便藥應滿足療效好、不被吸收入血(無致畸作用)、不通過乳汁分泌以及耐受性好等特點。
雙糖類滲透性瀉藥乳果糖是目前我國應用于治療孕產(chǎn)期便秘的首選藥。被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孕產(chǎn)婦便秘,是世界胃腸病學組織(WGO)認可的益生元。常用起始劑量為30毫升/天,維持劑量為15-30毫升/天,療程為2-4周。慎用容積性瀉藥,不推薦應用刺激性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