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乳頭清潔:對乳頭進行清潔時,香皂堿性大有刺激性,不建議使用,也不要選擇藥性油脂涂抹乳房。清洗時使用溫水即可。
2、哺乳姿勢:皸裂患者可以先用沒有病狀的一側(cè)給孩子吮吸,注意讓孩子含住大部分乳暈,來減少孩子對乳頭的摩擦。合適的哺乳姿勢會減緩病癥帶來的痛感,并且會有效改善病癥。
3、乳房安置:喂奶的空檔,將有皸裂癥狀的乳房裸露在外,可以曬曬太陽,以幫助傷口愈合。喂完奶后選擇寬松的胸罩,并注意將乳頭擺正,流動的空氣有助于愈合傷口。
4、不擦凈奶水:孩子喝完奶后,不要擦干凈乳頭上的奶漬。母乳中含有的抑菌因子和蛋白質(zhì)有助于傷口的自我修復(fù)。需要注意的是,乳頭上僅留下一滴乳汁即可,若母乳溢出則要立刻處理。
5、擠空母乳:若一些媽媽在改變哺乳姿勢后,仍然出現(xiàn)乳頭刺痛,可能是因為乳房腫脹,孩子沒有喝到足量的母乳,導(dǎo)致奶水過多積存在乳房中。建議在傷口愈合前,先擠盡乳房中的母乳。
6、避免感染:媽媽們要注意細菌感染以免發(fā)生炎癥,出現(xiàn)皸裂癥狀的媽媽們,在清潔乳房時,可以先使用溫水清洗,然后在裂口處涂上復(fù)方安息香酊。或者選擇中藥中的黃柏和白芷等磨成粉末狀,與香油或蜂蜜混合均勻,然后涂抹早傷口處。注意在使用(中西)藥物時,在給孩子喂奶之前,要將藥物先清潔干凈。抹完藥的乳房可以用專用護罩或者已消毒的醫(yī)用紗布遮蓋,從而達到保護乳房的效果,有助于傷口的愈合。
7、停止哺乳:若是癥狀嚴重,建議暫停哺乳一到兩天。或是選擇人工取奶(吸奶器)喂給孩子,從而避免孩子直接接觸皸裂的乳頭。若是在患病期間母乳含量較少,有兩種解決方法。一是讓哺乳期間的朋友幫忙,給孩子喂奶,一般1-2次/天;二是用配方奶粉代替母乳。大約一天之后,乳頭上的傷口愈合,即可正常進行哺乳。
8、及時就醫(yī):當(dāng)乳頭處的傷口長時間沒有愈合,建議去醫(yī)院就診。癥狀輕微的患者可以選用小兒魚肝油滴劑抹患處,并注意乳頭的清潔。癥狀嚴重者應(yīng)詢問醫(yī)生意見,再處理傷口。
9、乳頭內(nèi)陷:輕度內(nèi)陷的媽媽們可以先使乳頭露出,再給孩子喂奶。哺乳結(jié)束后要及時清理乳頭。若是乳頭皸裂嚴重,可以人工取出母乳,裝在瓶子中給孩子。重度內(nèi)陷或者乳頭太小的媽媽可以詢問醫(yī)生的意見,通過手術(shù)來緩解癥狀,并注意傷口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