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一條保健防病的諺語,其意思是初春季節(jié),氣溫的急升驟降,勸人們春天不要急于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shù)匚嬉稽c或凍一點。
在王榮輝老師走訪的時候,就遇到寶媽是這么做的:
寶媽A:“春捂秋凍”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必然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俗話不是還說“四月八,凍死鴨”么,春天的天氣說變就變,還是給寶寶多穿點有保障。寶寶要生病,心疼的是自己,累的還是自己呀~
寶媽B:我是反對給寶寶穿太多衣服的,但是,孩子奶奶不這樣認為啊!給寶寶穿少了,還覺得我這個當媽的不稱職,一轉(zhuǎn)眼功夫又給寶寶穿上,把寶寶捂得嚴嚴實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不知道怎么說老人才懂,也不好直接給孩子脫.....

你真的會給寶寶穿衣服嗎?
對于寶寶穿衣服這個問題,相信不少麻麻都處在迷茫狀態(tài),老人家說寶寶小,要給寶寶多穿才不容易著涼,但是書上也講到,寶寶沒必要捂太多,網(wǎng)上的說法也是各種不同的看法,究竟怎么破?!
今天,王榮輝老師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關于寶寶的穿衣問題:
常見的穿衣問題
穿太多、衣服太大、包住手和腳、露肚子、太緊(寶寶的四肢不能自如活動)、不方便穿脫、顏色款式成人化。
寶寶的穿衣原則
春天忽冷忽熱,變化無常,要怎么穿才能既不讓寶寶凍著、又不讓寶寶熱著呢?
1. 寶寶的穿衣要比大人少一層;
2. 穿多件的薄衣服比穿一件厚衣服好,便于根據(jù)溫度變化穿與脫;
3. 大小合適,不要包住手腳、便于寶寶四肢的活動;
4. 1 歲以內(nèi)的寶寶穿連體衣服比分體好;
5. 1歲以內(nèi)的寶寶穿淺色衣服比深色好、棉質(zhì)比其他質(zhì)地好;
6. 非保暖需要盡量不穿襪子;
7. 活動前減少衣服而不要等到出汗了再減少。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穿多了
很多家長習慣摸通過摸寶寶的手腳,判斷寶寶是否穿少了,其實這個做法是不合理的,人的手腳離心臟較遠,并不能通過寶寶手腳冷暖程度來決定寶寶穿多還是穿少。
正確判斷寶寶是否穿太多的方法是看寶寶頸后部出汗而不是手腳出汗。如果寶寶稍微動一動就出汗、臉紅、寶寶比平常安靜不愛動(穿太多四肢不靈活)、那寶寶就是穿多了。
PS:大人全身運動 5 分鐘后適合的衣服厚度基本就是寶寶的衣服厚度。

0~3 歲寶寶必備衣服
· 4 件開衫背心:薄單層\厚單層\厚雙層\夾棉
· 小領睡衣:特別是使用冷氣季節(jié)(避免頸后部著涼)
· 不包腳的連體衣(外出活動可穿包腳連體衣,但不應長時間穿著)
看完王榮輝老師的這篇文章,寶寶該不該“春捂秋凍”,懂了吧!
媽媽們,一定要記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