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口臭是積食非常典型的表現(xiàn),就像大堆受潮的糧食或蔬菜,長時間堆積,會“漚”腐爛,然后散發(fā)出難聞的味道。同樣道理,積食的孩子也是這樣,進(jìn)食過多,食物消化不動,在胃腸里面“漚”著,所以會聞到寶寶早上起來,嘴里一股酸臭味,有的孩子偶然放一個屁,則臭不可聞,或者排便奇臭無比,這些情況,也需要考慮是否有飲食停滯、積食的現(xiàn)象。晚上注意不要讓孩子吃太多,少吃肉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晚餐后要隔段時間再讓孩子入睡。

01
通過飲食調(diào)節(jié)
如果寶寶出現(xiàn)食欲下降、咳嗽等積食癥狀,但還沒有外感癥狀時,可采取飲食調(diào)節(jié)治療。
1、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diǎn)
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湯、面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dāng)吃些魚蝦。
2、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
不能餓一頓飽一頓,這樣會打亂腸胃的生物鐘,影響消化。
3、晚上最好不要吃太飽
寶寶白天運(yùn)動量大,吃東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動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過多過飽,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些。
4、早上和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nèi)(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jìn)食
因?yàn)槲改c等內(nèi)臟從低運(yùn)轉(zhuǎn)恢復(fù)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時間,否則也無益于消化和吸收。

5、對于處在吃奶期的嬰幼兒的媽媽來說,媽媽要忌口,注意飲食清淡
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媽媽飲食無度,嬰兒就可能“奶積”。
以上的方法都可以緩解寶寶積食。但俗話說得好“治標(biāo)不如治本”,不想讓寶寶承受積食的痛苦,最好的辦法就是要管住寶寶的嘴巴!飲食一定要調(diào)節(jié)好,均衡膳食,三餐定量。輔食期或者年紀(jì)較小的寶寶更要注意食物的搭配與添加。
02
通過按摩緩解
1、摩腹法:
把四個手指并攏放在寶寶肚子上。然后輕輕盤旋狀揉動,順時針36次,逆時針9次。順揉為清,逆揉為補(bǔ)。連續(xù)揉上30分鐘即可,對孩子的腸胃非常好。如果揉的時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說明出現(xiàn)了腸鳴音,或者孩子在排氣,家長不用緊張,這是正常現(xiàn)象。

2、捏脊法:
先讓孩子趴在治療床上,然后從大椎穴(正坐低頭,脖子正中最高椎突處)開始,用雙手食指和拇指將脊柱兩旁皮膚捏起,兩手不放松(即捏住皮膚不能掉),交替向前推動,一直推到孩子臀溝的長強(qiáng)穴。一般沿著脊柱,由上向下推捏4遍,再由下向上推捏6-8遍。每天一次,15天為一療程。一個療程結(jié)束后,休息15天后可以開始下一個療程。
注意:捏脊法適合5歲以下的孩子,這個方法沒有副作用,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但要注意,孩子皮膚嬌嫩,推捏前,要在局部抹一些爽身粉或香油。

3、揉捏四縫穴:
四縫穴每只手只有4個,因它位于掌心朝上,從食、中、無名、小指指尖朝下數(shù),第二個關(guān)節(jié)的橫紋中央,故稱“四縫”。揉搓這8個穴位時,要有一定的力度。可用自己的大拇指指腹在上,食中指在下,沿著孩子的小手指,一直揉捏到食指,每個穴位揉40次左右。
溫馨提示:揉捏四縫穴配合捏脊,效果更好。

03
通過運(yùn)動幫助消化
適當(dāng)?shù)倪\(yùn)動可以促進(jìn)腸胃蠕動,有助于消化。過年吃多了,不妨帶寶寶戶外活動一下,既有利于健康,又能促進(jìn)親子感情!
戶外活動。堅(jiān)持讓寶寶做戶外活動,可以帶寶寶到公園跑跑步、打打球,稍微大點(diǎn)的孩子,可以讓他們騎騎自行車。在冬天里,選擇陽光明媚的時候,帶寶寶到戶外曬曬太陽。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飯后散步。寶寶吃飽了,要讓寶寶活動活動,不要一吃飽就坐著或睡著,最好飯后去散散步,這樣有助于寶寶的消化。
04
最后再選擇藥物療法
除了按摩和運(yùn)動外,有時也可借助藥物去治療寶寶的積食。但不同病情癥狀適用不同的藥物,媽媽們一定要根據(jù)寶寶不同體質(zhì)和情況有針對性正確選擇。
1、大便干者:適合肥兒丸、爛積丸等,幫助消積、化滯。
2、內(nèi)熱者(表現(xiàn)為嘴唇紅、睡覺煩躁、舌苔厚等):適合健兒清解液、小兒清熱寧等,幫助消積、清熱。
3、咳嗽者:適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等。
4、嘔吐者:適合藿香正氣等。
一旦孩子哪一頓飯吃太多,“如果家長給孩子吃主要成分為山楂的消食片,一定要適量,因?yàn)樯介远嗔松鷥?nèi)熱,反而會增加患感冒的風(fēng)險。”寶寶積食,建議先飲食調(diào)節(jié),再考慮用藥,若發(fā)燒超過38.5℃或病情不減,要求助兒科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