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帶有貶義,泛指那些惹人討厭的孩子。被網(wǎng)友們界定為那些亂翻東西、搞破壞、不守規(guī)矩,無法無天的孩子。其實熊孩子之所以會稱為熊孩子并不能完全怪他們自己,最大的原因是被熊父母熏陶的~下面幾條熊父母的特征,看看你占了幾條。

1.不尊重孩子隱私的熊父母
有的父母喜歡偷看孩子的日記然后大義凌然的跟孩子說你日記里寫了xxxxx,或者和親戚聊天時,把孩子的糗事、弱點,曾經(jīng)說的話,做過的事當做談資。殊不知這只會讓孩子感到十分羞怯,有的父母認為,他是我的孩子,我為什么不能知道,就是要說出來讓他知道羞。但每個孩子都必須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如果家長隨意干涉和打擾破壞了這個空間,會讓孩子的心理發(fā)生變化,是極其不利的。
2.愛玩手機的熊父母
父母常常沉迷于手機,孩子有時候說話父母都給忽略了或者隨便敷衍一句,這樣只會拉遠孩子與父母的距離,親子交流有了阻礙,孩子容易也變得不愛說話了,而且孩子也會養(yǎng)成玩手機的習慣,當你想糾正的時候,孩子會產(chǎn)生心里抵觸,憑啥你們能玩我就不能玩。
3.不守信用的熊父母
“如果你考了雙百,我就給你買這個玩具”,父母總是這樣承諾,為了這個目標孩子真的非常努力,一刻都不敢松懈,當真的拿到雙百后,父母的承諾變得不算數(shù):“家里玩具已經(jīng)很多了,下次給你買”。父母的話變成了空話,孩子也不會再相信什么承諾了,久而久之,孩子說謊也會成為家常便飯,反正承諾不用負責任。
4.過分嚴厲的熊父母
總對孩子沒好臉色,要求過高,讓孩子每天都面對巨大的壓力和恐懼感,會讓親子之間產(chǎn)生隔閡,孩子的心里話也沒處說。父母不光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好朋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需要一個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才能更好的成長。
5.“都是你為你好”的熊父母
“你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我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將來你會感謝我!”父母時刻為孩子操心是理所當然,但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按自己的想法來規(guī)劃孩子的人生是錯的,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人生,你可以引導、建議、觀察、培養(yǎng),但千萬不要替他活。
6.夫妻之間不尊重的熊父母
孩子的心理成長與家庭和睦與否有很大的關(guān)系,有研究表明,總愛在孩子面前吵架的父母,孩子的脾氣更暴躁。尤其是對男孩來說,當孩子總看見爸爸吼媽媽,父母地位不平等這樣的情景,孩子也會變得不尊重女性。家長要懂得一個道理,伴侶第一,孩子第二。父母相愛是最好、最直接的家教。
7.縱容孩子的熊父母
這條與第四條并不矛盾,當孩子有不良習慣,父母只是隨口罵兩句甚至熟視無睹放任孩子,這就是造成熊孩子的最主要原因。大人總說:“他還是小孩子,不懂事,我現(xiàn)在教了也沒用,大了自然會曉得。”你的放松警惕只會讓孩子逐漸變成熊孩子。是的,孩子確實還小,是非觀不夠清晰,正需要你去教導他才會懂。
拒絕熊孩子先拒絕做熊父母
熊孩子闖禍的新聞層出不窮,網(wǎng)友總留言:“為什么當父母不用考試?”家長們,養(yǎng)孩子不是單純的養(yǎng)大孩子,而是讓他成為一個善良、樂觀、開朗、有進取心、責任心、對社會有用的人。千萬別指望孩子天生優(yōu)秀,別家的優(yōu)秀孩子背后都是父母辛勤的汗水。每個熊孩子背后影射出父母的縱容。如果你的孩子是熊孩子你要先檢討自己,要拒絕熊孩子首先要拒絕做熊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