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處的事兒,爸媽們不好意思開口問人,也拿不準到底該怎么辦,只能將疑問憋在心里。其實,寶寶的私處問題,可大可小。家長們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才能從容應對。今天我們特意選取了 9 個最熱門的私處問題,給各位家長帶來靠譜解答!
1、寶寶包皮長要不要做手術?
絕大部分是不需要的。
超過 90% 的孩子出生時都有包莖、包皮過長的現(xiàn)象,這是正常的生理性的包莖。
隨著年齡的增大,包皮整體是會逐漸松解、分開的。
2、寶寶「蛋蛋」為啥大小不一樣?
常見的原因是鞘膜積液、隱睪、疝氣。
一般來說,鞘膜積液通常在 6~12 月齡左右就吸收了;而隱睪和疝氣,則需要進一步咨詢醫(yī)生。
當然,如果家長無法判斷寶寶是哪種情況,最好還是請小兒泌尿外科醫(yī)生先評估一下。
3、寶寶小陰唇粘連怎么辦?
小陰唇粘連并不需要干預。
絕大部分到了青春期,體內雌激素水平增高了,自然就分開了。
但如果粘連蓋住尿道口、陰道口,影響小便、陰道分泌物排出,則需要咨詢醫(yī)生。
值得注意的是,尿便刺激對陰唇粘連有不良影響,爸媽們平時要記得勤換紙尿褲。

4、新生兒陰道出血,是不是性早熟?
并不是。
這種現(xiàn)象,在醫(yī)學上稱之為「假月經(jīng)」,主要是因為女寶寶在宮內受到了媽媽雌激素的影響。
爸媽們給娃用清水正常清洗即可,通常 5~7 天就消失了,不用特別擔心。
5、泌尿系統(tǒng)感染掛兒科還是泌尿科?
寶寶泌尿系統(tǒng)感染要掛兒科或者是兒童腎內科。
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局部衛(wèi)生不到位。
尤其是女寶寶,尿道短,肛門和尿道開口近,更容易發(fā)生泌尿系統(tǒng)感染。
平時給娃清洗私處時,記得要從前往后擦(也就是從陰道口往肛門方向擦),防止肛門處的細菌進入陰道和尿道。

6、寶寶要不要翻開包皮清洗?
看情況。
在寶寶包皮不能翻開前,爸媽只需要清洗外面;
隨著包皮與龜頭自然分離,爸媽便可以翻開包皮清洗寶寶私處了。
清洗的正確方式是:
先輕輕抬起寶寶的陰莖,用柔軟的紗布從包皮外面開始清洗;
然后清洗褶皺多、易藏匿汗污的陰囊;最后,也別忘了著重擦拭陰囊下部和腹股溝。
7、寶寶陰道有白色分泌物要擦干凈嗎?
不需要。
寶寶陰唇里的分泌物能夠起到減少細菌感染、保護的作用。
因此,平常只需要保證外部清潔即可,不需要翻開徹底清洗。
過度清潔,不僅沒有好處,還可能造成黏膜損傷。

8、那清洗時需要用可抑菌的洗劑嗎?
使不得!
女寶寶私處,有一定的自我清潔能力。平常清洗時,用 37~38 °C 干凈的溫水就足夠了。
9、寶寶得了紅屁屁,怎么辦?
寶寶紅屁股很常見,不用太緊張。
爸媽們首先要記住重要的兩點:溫和清洗、勤換紙尿褲。
爸媽們清洗完后可以讓寶寶的小屁屁在空氣中「晾」一會;然后再涂上質地稠厚的護臀霜,例如氧化鋅軟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