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養(yǎng)寶寶的過程中,寶爸寶媽們會經(jīng)歷種種困難。其中最讓寶爸寶媽心疼的就是寶寶厭奶期。那么寶寶什么時候會出現(xiàn)厭奶期?一起來看看吧。
每位媽媽都希望寶寶吃得飽睡的香,但事實上,寶寶“罷奶”拒絕進食的情況卻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尤其是3-6個月的寶寶,算是厭奶現(xiàn)象的“重災區(qū)”。

厭奶為啥最常發(fā)生在3-4個月的寶寶身上
(1)寶寶體重增長放緩
根據(jù)美國兒科學會提供的參考數(shù)據(jù),寶寶前3個月體重每天增加14-28克,3-6個月期間,體重增長會降低到每天14克左右,6個月后嬰兒每天體重增長會更少。因此寶寶三個月以后,生長速度變慢,活動量也不大,奶量需求減少也是正常的。
(2)寶寶吸吮效率高了,以前細嚼慢咽的吃半個小時,現(xiàn)在可能十分鐘就能吃相同的量。
(3)寶寶的食欲也有正常的波動周期,是身體自發(fā)進行調(diào)整的表現(xiàn)。
(4)寶寶的情緒作祟。
寶寶處于“厭奶期”,這些行為要堅決禁止
(1)糾正頻繁喂奶的行為
通常,2個月的寶寶一般2-3小時吃一次,4-6個月的寶寶可能4小時左右吃一次。但是每個寶寶是不一樣的,寶寶每次吃奶的間隔肯定會有偏差。每次嘗試一下喂奶,如果寶寶拒絕,可以抱著寶寶玩一會,讓他試著放松下來,過一二十分鐘再試一次,如果還是不吃,就直接跳到下一次吃奶時間。
(2)不能再讓寶寶依賴“夜奶”
很多寶寶清醒的時候不吃,想睡的時候可能會找奶,睡著的時候吃飽了,醒著的時候不餓,形成惡性循環(huán)。寶寶也會把“睡覺的時候才需要”吃奶的聯(lián)想固定下來,厭奶很難得到根本上的改善。
(3)不注意給寶寶做早期訓練
寶寶運動量不夠,消耗的少,沒有饑餓感,也是厭奶一個普遍的原因。運動量上去了,卡路里消耗的多了,飯量也自然增加了。
寶寶的發(fā)展是循序漸進的,每個月齡的寶寶都有適合的運動。不僅有大運動,還要有精細運動和腦力勞動,比如從出生起寶寶就可以練習趴著,時間從少到多;兩到三個月的寶寶可以開始練習翻身;五六的月的寶寶開始學坐;還有對寶寶語言的刺激,抓握能力的刺激。甚至泡泡澡,做做撫觸和被動操,也是消耗寶寶能量的辦法。
出現(xiàn)這些情況或為病理性厭奶,一定要及時就醫(yī)
(1)寶寶有嚴重的胃食管反流導致奶液回流甚至燒傷喉嚨或者食道。
(2)鵝口瘡、皰疹性咽峽炎等導致的口腔疼痛讓寶寶厭奶。
(3)耳部感染影響寶寶進食導致的厭奶。
(4)感冒或鼻塞導致的呼吸困難使寶寶拒絕進食。
(5)貧血會導致食欲下降(早產(chǎn)兒需注意)。
(6)或為其他異常情況,如接種疫苗后的不適等。
結語:
寶寶厭奶是正常的事,當媽媽發(fā)現(xiàn)寶寶厭奶后,一定要仔細觀察寶寶的饑餓信號,同時觀察寶寶是否有其他不適。厭奶期的寶寶不要太頻繁的喂奶,適當拉長喂奶間隔,掌握好喂奶量和速度,同時觀察寶寶的狀態(tài),做好寶寶的生長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