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最天然、最適合寶寶的食物,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細心的媽媽會發(fā)現(xiàn),寶寶吃完奶后卻有特殊的情況出現(xiàn):
寶寶吃完奶后沒多一會兒就上吐下瀉,看著非常的難受;
有時候孩子也會有嗆到或者吐奶等狀況出現(xiàn);
或者不知道為什么原因孩子老是咳嗽不止......
如果這種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的話,哺乳媽媽們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喂奶時機是不是不正確?那么有媽媽問了,喂奶還講究時機嗎?不是寶寶想吃就喂嗎?
在寶寶還小的時候,尤其是月子里,確實我們是按需喂養(yǎng);但隨著寶寶的長大,有些情況的寶寶是不適合喂奶的,今天我們就詳細說說,哪些情況不適合喂奶。

1、忌大哭時吃奶
“兒啼未定,肺竅開,即便乳兒,與氣相逆,氣凝結(jié)聚,多成瘰疬癭瘤也”。
意思是是寶寶大哭的時候,此時氣逆不順,容易形成小兒驚風、乳癖、嘔吐等等。還有就是哭傷肺,肺與大腸相表里,肺氣逆,寶寶容易上吐下瀉。
所以在孩子大哭的時候,不要為了安撫寶寶、不讓他哭就趕緊喂奶。大哭的時候悉心安撫,等孩子慢慢平靜下來再喂奶。
2、忌大饑大飽時吃奶
在養(yǎng)育的過程中,媽媽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寶寶吃飽了就不吃了,但是有的寶寶不知道自己吃飽了,總是沒完沒了的想要吃奶,但是孩子大飽的時候吃奶,對身體是有損害的。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中講到,“飲多則肺葉布,是故氣逆而上奔,故能生痰”。
也就是說如果寶寶吃的母乳或者配方奶過多,會生痰、積存痰。
所以媽媽們要注意觀察,孩子已經(jīng)吃飽了的時候就及時抽出乳頭或者停止喂奶;如果孩子已經(jīng)吃的太多了,就減少哺乳的量和次數(shù),畢竟過度喂養(yǎng)真的不是什么好事兒。
那么孩子吃飽的時候不能喂,孩子餓的時候怎么也不能喂呢?這里說的“大饑”,是寶寶特別餓,而且非常著急的時候,急吼吼的吃奶,吃的著急就特別容易腹痛,容易傷脾,所以不要讓孩子特別著急的時候吃奶,慢慢的喂、慢慢的安撫。
3、忌大驚時吃奶
這里說的“大驚”,是孩子突然被嚇到了,很害怕的時候,不建議喂奶。大驚后,心經(jīng)和肝經(jīng)都會受到損傷,吃奶,寶寶容易嘔吐心痛,也容易肝氣上逆,導致嘔吐。
“大驚乳食及飲水,氣節(jié)不通,或吐逆翻胃”——抱樸子
“驚后飲水,則傷心舌,多成不語也”——百端經(jīng)
所以如果媽媽們看到寶寶有嚇到的時候,不要立即喂奶,而是先給孩子安撫,撫摸一下頭,抱寶寶在懷里輕聲安慰,不要孩子驚魂未定的時候喂奶,觀察寶寶,等寶寶平復下來的時候再來喂奶。
4、忌迎風吃奶
其實這個很多媽媽們都知道,不要迎著風喂奶,很多外出的時候帶著寶寶可能會顧不上,但是媽媽們一定要記住,不要迎風喂奶,因為風冷入肺,孩子吃奶后特別容易咳嗽,而且肺主一身之氣,氣傷則腹脹。
如果有這種情況還是需要安撫寶寶,等穩(wěn)定下來到屋子里再喂奶。
小寶貝脾胃虛弱,而且容易受到驚嚇,所以媽媽們一定要記住這幾個不適合喂奶的時候,讓孩子不至于因為我們的不知道而受到傷害。